老方 穿透人性 从昏迷到清醒的必经之路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从良禽择木而栖去推论,科学家及科学共同体放弃旧范式而 接受新范式应当是通过优劣的比较才作出选择的,但在库恩看来 却不然,他认为人们放弃或接受某一范式的原因很复杂,但无 论如何不是从比较中作出选择,因为范式是不可通约的,也就是 说不同的理论之间是不可比的,范式不同,彼此的规则、标准也 就不同,不存在中立的、公认的评价标准。比如牛顿的范式与爱 因斯坦的范式就不可比较,即使是它们有着同样一些物理学名词 (象“质量”、 “时间”、 “空间”等),但在两个范式中却意 味着不同的东西。这就等于宣告,新旧理论之间毫无共通之处、 毫无联系,范式的转换是“格式塔”转换,对于那些改变了范式 的科学家或科学共同体来说,他们就象被突然送送到另一个行星 上,在那里熟悉的对象是以不同的眼光来看待的。至此,我们不 难看出,库恩主张按科学史的实际描述科学理论的发展,不仅注 意到科学的常规发展,而且强调科学的革命性发展,是颇有见地 的。但是,他的发展观却抹煞了新旧理论之间的继承和联系,理 论的发展的过程被描述为一次一次的突变。库恩的科学革命的模式代表了历史主义关于科学发展的基本看法,因而,历史主义的科学革命的发展观也未能对科学理论的发展作出正确的说明。
纵观上述几种不同的发展观可以发现,要正确说明科学理论 的发展过程,至关重要的是要解决好这样两个问题:科学理论的 发展是累进式的还是革命式的,亦或是既有累进又有革命的?新 旧理论之间是毫无联系还是批判继承的?从上述可见,对于这些 问题,哲学家们的认识巳经愈来愈趋向于辩证法,但毕竟没有给 出正确的答案,仍有待辩证逻辑作出进一步的回答。
1。科学理论的进化式发展
科学理论的进化式发展,是在不改变基本原理的前提下,通 过理论内容的修改和补充,使理论进一步普遍化和精确化。这是 一种渐进的、连续的发展。科学理论的进化主要表现为下列几种 具体的发展形式:
第一,在完善自身中发展
由于人的认识是逐步深化的,因而任何理论都要经历逐步成 熟、逐步完善的过程。例如,魏格纳在本世纪初提出现代“大陆 漂移说”以后,解释和预言了地质学、古生物学、古气候学等方 面的许多事实,但是,由于该学说对于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大陆漂 移不能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因而遭到“大陆固定论”的种种非 议。这个所谓“驱动力”问题不解决,大陆漂移说就始终是残缺 不全的,也就不能彻底战胜大陆固定说。到了60年代初,海底扩 张说兴起,根据地幔对流运动初步解释了大陆漂移的驱动力问 题,从而进一步完善了大陆漂移说,使该学说得到了发展。
第二,在消除“反常”中发展“反常”是反常事实的略称。反常事实指的是与理论推断不相符的经验事实,任何科学理论都难免受到反常事实的挑战和发 难。正如已经指出过的那样,科学理论是有韧性的,并不是一遇 反常就被推翻。面对反常事实,科学家常常是通过增加辅助性假 说或重新规定初始条件消除反常,也就是使反常事实成为可解释 的。每消化掉一个反常事实,理论的解释能力就进一步增加,理 论的适用范围就进一步扩大,理论就呈现出进一步的发展。例如, 19世纪对于天王星运动的观测结果表明,它的轨道大大地偏离了 根据牛顿的引力理论所预测的轨道,对于牛顿引力理论来说,这 是一个反常事实。科学家并没有因此对牛顿的引力理论丧失信 心,而是仍然运用牛顿的引力理论提出了一个辅助性假说对这个 反常事实给以解释,这一工作是由法国的勒弗里埃和英国的亚当 斯来做的。他们两人提出,在天王星的附近有一颗未知的行星,这 颗未知行星与天王星之间的引力是导致后者偏离起初预测的轨道 的原因。后来这颗未知行星果然被发现,被命名为海王星。消除反 常还往往包括修改或严格规定初始条件在内。比如推测中的海王 星一时观察不到,我们可以指出必须在某一特定时间进行观察, 望远镜必须采取某一特定方位,甚至还可以说一时观察不到是由 于望远镜的倍数还不够大,要求制造更大的望远镜等等。
当然,某一特定的理论所能消化的反常事实是有限的,最终 总会碰到超出它的解释能力和范围的反常事实,这时科学革命就 会到来,就需要新的理论解决反常。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