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茗其妙行草书法学员班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我们已经用辩证逻辑的观点论述了什么是真理。但是,辩证 逻辑作为关于真理的学说,并不仅仅在于对真理给予科学说明, 更重要的是在于辩证逻辑为人们运用理论思维把握真理提供了最 一般的方法论。
科学以真理作为进步的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科学必须 有理论体系,又必须有建立理论体系的独特方法。但是,这些独特 方法,例如,观察和实验、抽象和概括、假说-演绎法、公理化方 法等等,虽然能够回答理论体系这张图片是如何画出来的,但却 不足以解决科学向真理进步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要获得真 理,首先要通过感官的门窗提供感觉经验,但感觉经验却是可谬 的,这是一个矛盾;有了经验事实,又必须通过归纳的程序形成 普遍必然性的知识,建立科学理论,可是这其中却没有逻辑通 道,这也是一个矛盾;其他还有真理与谬误、实践的确定性与不 确定性等矛盾。这些矛盾充塞于科学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解决这 些矛盾,要求有更一般的方法论——认识论和逻辑,而这种认识 论和逻辑又必须是辩证的。因此,科学的最一般方法论是与认识 论、辩证法相一致的辩证逻辑。辩证逻辑为解决科学进步中的各 种矛盾提供了正确方法和答案。
真理的源泉是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中的任何事物都可以成为 认识的对象,都可以转化为思想内容而成为真理。但是,由于客 观世界处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之中,具有发展的无限性和联系的复 杂性,客观事物的本质转化为思想内容就不可能一次完成。现实地转化为思想内容的事物,只能是呈现在人们面前的有限、智时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不断地认识有限的、暂时的事物去认识 无限的、永恒的世界,只能不断地揭示事物更深层的本质,而不 能对事物的本质一览无遗。物质世界的矛盾运动决定了真理必然 是无限发展的过程。
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又是通过思维把握的。恩格斯指出: “人的思维是至上的,同样,又是不至上的,它的认识能力是无 限的,同样又是有限的。按它的本性、使命、可能和历史的终极 目的来说,是至上的和无限的;按它的个别实现和每次的现实来 说,又是不至上的和有限的。”①这是思维本身不可避免的矛 盾。从人类总体上说,思维是无限的、至上的,可以认识无限 的、永恒的物质世界。但是,对于个别的人或每一时代的人来 说,思维又是有限的、非至上的,只能认识有限的、暂时的事 物。这个矛盾存在于人类认识无止境的过程中。思维的矛盾运动 也表明,思维从物质世界中获得内容,掌握客观真理,也必然是 个过程。
真理作为过程,表现为相对真理无穷尽地走向绝对真理。每一 个科学理论都只是一定时代的认识的结晶,都是绝对真理的发展 长河中的相对真理。人们在一定条件下对客观世界本质规律的描 述总是近似正确的,总是不完全的。人们是在无穷系列的认识发 展过程中,经过无数相对真理的环节,逐步逼近绝对真理的。这 样,把真理作为追求目标的科学,就是在无穷接近真理的过程中 进步,永无止境。因而就不能企望画出一张完善的图画,去描述 世界总的图景,也不能对科学接近真理的逼真性进行定量测量。
在科学史上,曾有为数不少的科学家坚持科学理论绝对无误的观点,认为科学的目标是提供绝对确定的可证明的知识。19世 纪末,经典物理学硕果累累,使许多科学家更加坚持科学理论完 备无误, 一些人甚至认为,完全精确地揭示自然界的秘密已是指 日可待了。可是,接着而来的却是黑体幅射、光电效应等一连串 的奇异事实被发现。这些异常事实动摇了经典物理学的基础,曾 被认为完美无缺的理论陷入了困境,这使绝对无误论的幻想彻底 破灭。科学家们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现实:科学进步的目标是真 理,这种进步是理论越来越接近真理,不断提高逼真性的无穷过 程。但是,这样规定科学的进步,就要求对逼真性概念作出具体 解释,使之成为明显可理解的。波普经过长时间的思索,公布了 逼真性概念的简单定义:
其中,Vs(a) 表示理论a 的逼真性, CT(a) 是理论a 的真理内容的 量度, CF(a) 是理论a的虚假内容的量度。波普指出:如果假 定理论a 的内容和真理的内容都是原则上可度量的,那么就可以 给V₅ (a) 的逼真性的测度作出如此这般的定义。就是说,理论a 的 逼真度,等于它的真理内容减去它的虚假内容的量度。这样,
“假设两种理论t₁ 和t₂的真理内容和虚假内容是可比的,我们就 可以说t₂ 比t₁ 更相似于真理或更符合于事实,当且仅当(a)t₂ 的真 理内容而不是虚假内容超过t₁ 的 ,(b)t₁ 的虚假内容而不是真理内 容超过t₂ 的。”①但是,波普的逼真度定义被证明是失败的, 把 理论的真理内容和虚假内容进行定量的比较是行不通的。例 如,对于任何两个相区别的假理论来讲,说其中任何一个比另一 个具有较少的逼真性都是错误的。而按照波普的证伪主义立场, 一个假的理论可以比另一个假的理论更接近真理。说到底,科学从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不断地逼近绝对真理是一个复杂的过 程,这种逼真性可以给出一定的评价标准,但却不能定量地计 算。 一种理论所包含的真理内容和虚假内容是由实践来检验的,是 与一定条件下、 一定时代的实践手段和水平联系在一起的。由于 实践活动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因而科学史上经常发生这样的情 况:曾被确证的理论内容,后来却被推翻了;曾被淘汰的理论内 容,后来却又复活了。科学理论的淘汰、更替、复活,呈现出纷繁 复杂的局面,科学进步表现为无穷接近真理的复杂过程,不是定 量测量逼真度所能解释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