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芳解密红楼梦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我们要认识世界就离不开划分,以资归类,继而建立一个关于世界的完备的分类系统,然后依据“类同”、“类异",而行"类取"、“类予”。逻辑的唯一核心机制也就是划分,就是二分法。但二分法实际上包括了三个含义:分元、分层与分重,分别相应于三大逻辑立场。分元是对世界的截然分割,意味着静止和孤立;分层则意味着整体性和流动
性,因而否认截然分割。所谓分重,是指既分元又分层,实际上是既分又不分。 一方面,我们要认识世界就不得不采取划分;另方面,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单单进 行分元或者分层。所以,我们只能既分又不分,只能是分重。可见,分重并非是在分元与分层之外的第三者,而是分元与分层的二重性。
“相重”就是“相重”,是要强调,相重就是二重性,不再是别的什么。显然,二重性不是二元性。二重性双方中, 一方是实体,另一方是关系;二元 性则双方都是实体。同样的,二重性也不是二层性,因为二层性的双方都是关 系。这里需要稍做阐述,关系构造意味着整体性,而层次性乃是整体性的存在形 式,故而层次性意味着关系构造的环节性,逻辑内核是指关系。二层性是指关系的环节性,双方都是关系。
实体与关系只是“相重”的“两面”;既非“二元”,亦非“二层”;既非隔河相 望的“牛郎织女”,亦非分居霄壤的仙女凡夫。事实上,实体与关系之间,其实已 经没有“之间”。原本不曾分离,也就无须统一。或者说,即便是去统一,统一来,统一去,最终无非还是只能统一到二重性。
二重性就已经是这个世界所能具备的最高的统一了。换句话说,统一性本 身的确切含义就是指二重性。因此,世界从头到尾,永远都有两面。但这两面永 远都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两面,不可能变成分离开来的两面,也不可能简并合
成一面。
因此,我们对二重性的展开就应该是一种“直接的”展开,而不是“先分离, 后统一”。后者正是现有的矛盾分析法的真实作为,将二重性表述为“对立统一”,然后“先对立,后统一”。
所谓直接的展开,就是让两面各自成为如其所是的两面,各自按照自身固有 的法则,同时地、分别地展开。在这个展开的过程中,两面永远还是两面。不曾分离,也无须统一。譬如,人的生长,其幼时即是身心的两面,其长成也还是身心的两面,差别只在成年时身心的两面都已展开。又如,王夫之曾以“脸”与“五 官”来比喻太极之“一”与阴阳之“二”,以表明实际上是“一而二,二而一”。就 “一”而言是“脸”,就“多”而言是“五官”,实际上是同步发生,即所谓“太极无端,阴阳无始”,“天地不先,万物不后”。
可见,对二重性的展开,要点根本就不在二重性的双方“之间”如何如何,而 是只在二重性的双方“各自”怎样怎样。 一旦把关注点放在了双方之间原本没 有的“之间”上,就实际上是在将二重性潜在地当作了二元性去处理,就已经偏离了真正的辩证逻辑的方向,已经堕入实体观思维框架的陷阱了。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最习惯的想法是,把“实体与关系之间的关系”看作是 众多类型关系中的一种,尽管也许是非常特殊的一种,譬如“既对立又统一”的 所谓“矛盾”关系。思维实质是,首先承认实体与关系之间是关系,即已设定了 有一个“之间”;然后再去辨明二重性关系不同于二元性关系。这种观点的实质 是扩大了对关系一词的界定,因而就会带来一个相伴随的新问题,那就是必须说 明这种扩大是否具有正当性,以及在何种意义上具有正当性。这里的关键就在 必须透彻地弄清楚二重性与二元性究竟会要有多大的不同,会要不同到何种程 度。这里就会陷入逻辑上的两难,如果对二重性与二元性之差别的辨明没有足 够到位,那么二重性还是不能撇清是否被歪曲;如果足够到位,那么把二重性当作二元关系处理的正当性一开始就会受到质疑。
事实上,二重性与二元性的不同,会要不同到天壤之别,前者根本就不再是 任何意义上的关系,绝不再是任何关系类型中的一种。二者根本上是立场的差 别,以致各自的世界图景、思维方式和言语方式都会不同。甚至我们继续沿用 “实体与关系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实体观的语言来提问二重性,这本身就不合 适。可见,这种对关系一词界定的扩大,仅仅只是出于我们的思维和语言习惯, 并不具有逻辑上的正当性。如果仍要坚持这种习惯,就必须做出充分的反思和 辨析。但这种反思和辨析如果足够到位,就会最终发现,我们不能再在实质上把 二重性当作任何意义上的关系,而这也就意味着这种出于思维习惯的做法并不能真正指明可以展开二重性的道路。
所以,对二重性的展开,我们还得另辟蹊径。不要将思想的目光放在“矛 盾”双方“之间”如何如何上,而应直接放在“各自”怎样怎样上。归根结底,是要严格辨析“实体与关系的关系是不是关系”,并避免落入陷阱。正确的答案应该是“相重就是相重”,既不能说是关系,也不能说不是关系。否则,就会陷入逻辑 上的困境。因为,如果实体与关系之间是关系,那么这个新的关系与实体之间又 是如何结合的呢?是不是又会要有一个更新的关系呢?以此类推,以至无穷;同 样,这个新的关系与原来的关系之间是不是也会要有更新的关系呢?以至无穷。 可见,实体与关系之间其实是没有“之间”的了,是不能再被看作还有“之间”的 了,已经只是永远的二重性了。事实上,我们去问实体与关系之间是不是关系, 这样的提问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就是不合适的,就是受到了实体观思维模式的支
配,就是潜在地在把二重性当作二元性看待。
即便从形式逻辑来看,“实体与关系之间是关系”这句话,显然是违背同一 律的。尽管这种说法符合我们的习惯,但其实经不住推敲。为了迎合习惯, 一定 会以牺牲严谨和逻辑为代价。而这个代价将会掩盖二重性与二元性在思维模式
上的差别,给我们后面严格展开二重性设下陷阱。
从辩证逻辑来看,即便按照现有矛盾分析法的要求,“实体与关系之间是关 系”这句话,也是不完整的。如果出于习惯,我们一定要使用“对立统一”之类的 话语方式来表达“相重”,那么,严格的表述也应该是:二重性既是实体,又是关 系;既不是绝对的实体,又不是纯粹的关系。这四个短句必须一同出现,而不只
是截取其中的一部分。
笔者之所以花费这么多笔墨来辨析二重性是不是关系,是因为其中深埋着 开启辩证逻辑新形态之门的金钥匙。在这里只是先做一个铺垫,留待后面再做 详述。通过这种辨析,可以帮助我们确立真正的关于“重”的观念,看清楚“分 重”与“分元”和“分层”的原则性分野,避免辩证逻辑再次滑向必然陷入不可操 作的泥潭的老路,展现一条可以获得操作性的新路。是所谓“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