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壹钢琴 即兴伴奏课程

admin 0 0
拾壹钢琴 即兴伴奏课程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拾壹钢琴 即兴伴奏系统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拾壹钢琴流行听力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既然人之理性能力可以区分为二重性的知性能力与悟性能力两个方面,那 么,作为能力之基础的素质亦可相应区分为二重性的知性素质与悟性素质两个方面,并具体表现为科学素质与现象学素养两个方面。

世界是二重性的, 一面是外在对象, 一面是内在意义。与之相应,人类知识  亦可区分为关于对象世界的科学知识与关于意义世界的现象学知识两个方面。 前者所针对的是对象性的结构样式,后者所针对的则是意义性的构造方式。作  为人之理性素质两方面的科学素质与现象学素养,各自所表征的就分别是对科学知识与现象学知识的掌握程度。按照胡塞尔曾经所做过的区分,科学知识是设定性的和分析性的,现象学知

识则是不设定的和描述性的。意思是说:在科学那里,世界被看作是既定的,现 成的对象物早已原原本本摆在那里,只待我们去解析其结构;在现象学那里,世 界则被看作是待定的,对象物之呈现与我相关,需要由我去开启方能被构造而开 显出来。事实上,当我们摆脱了“形式逻辑中心论”的束缚之后,当我们不再只 是片面性地仅以外延化的眼光看待世界的时候,我们就将看到,世界不是“死 的”,而是“活的”,不是既定地已然摆在那里,而是须由我们参与其中这意味 着,世界会因面向具体不同的人,而有相应具体不同的开显。换言之,即便我们共处在同一个当下,也会因着各自不同的感受性而各有各的“当下”。

在现实生活中, 一方面,我们都有一些科学知识,都或多或少储备有一个 “科学知识库”,都能不同程度地有效应对世界之各种可能的状况;另方面,我们  还都能够根据具体的“当下”,来对各自的“科学知识库”进行灵活自如的存取。 这表明,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不仅有赖于“科学知识库”的完备程度,而且有赖于  我们对“当下”的感受程度。当我们去对“科学知识库”进行存取操作时,不仅需  要遵循一定的分类法则,而且还得要有一个“触发”的机制。此中所分别体现  的,就正是科学素质与现象学素养。前者所反映的,是我们有效操作给定对象的 能力;后者所反映的,则是我们把握当下的能力,是我们能够从“当下”捕获到何种对象的能力。

“科学素质”一词是我们所熟知的,而“现象学素养”一词则是本书所生造的 一个新词。对于后者,我们稍做说明。这里所讲的“现象学”并非仅指狭义的胡 塞尔现象学,而是泛指广义的一切关于意义世界的学说。就本质而言,现象学其 实是发生学,是关于“现象的发生”的学说,意在揭示对象世界如何经由意义世 界而开显。从这个意义上说,传统的佛学就是典型的现象学,并且正是现象学的 早期阶段形态,或者亦可认为,胡塞尔现象学正是佛学的当代形态。所以,我们 亦可将现象学素养说成是发生学素养,或者佛学素养。若用我们日常所习惯的用语来说,也就是“灵性素养”。

根据胡塞尔的说法,现象学的目的是要“面对事实本身”。因为,我们的日 常思维和科学思维都是设定性的,总是受到了种种先入之见的“遮蔽”,也就需  要通过“悬置”方能“去蔽”,方能看到“事实本身”。用佛学的话来说,就是需要  通过“遮诠”方能去除种种杂染和妄念,方能看到“真谛”。即便是在儒学那里,亦有相类似的观点,即所谓“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信然。我们的日常思维和科学思维总是携带着种种设定,总是被设定所牵引和把持,也就出现滞 碍和阻塞,发生异化和扭曲,以致看不到真相。所以,我们的理性能力还需要有 一种反思性的觉知能力,能够通过运用“否定性归纳”而使“事实本身”不受干扰地、如其所是地呈现。

常言道,道理是死的,人是活的。如何灵活取舍和运用科学知识,还需要有  高超的把握当下的能力,即现象学素养。在关系观的内容逻辑看来,每个人所把  握到的当下其实都是真实的,只不过是不同意义水平上的真实,有着境界水平的  差异。通过“遮诠”或者“悬置”,来保持意识流的自由和顺畅,使之无滞碍、无阻  塞、无异化、无扭曲,方可达致最高境界之真实。这里的所谓“遮诠”和“悬置”,  并非形式逻辑式的简单否定,并非不要科学知识,而是使之“暂时停止发挥作  用”。我们一般将这种“现象学方法”形象地称之为“做减法”。所谓“做减法”,  其逻辑实质不是“减去”,而是定位;不是“放下”,而是“放好”;不是“丢弃”,而  是“解构”之后再“重构”。 一旦我们终于排除了各种设定和杂染,我们的生命也  就从“紧绷”中“放松”下来,就真正处在了一种“活在当下”的状态,就能通过  “意义直观”而直接地看到真相。我们将进入一种似想非想的玄冥状态, 一边不  着痕迹地任由意识流自然流淌, 一边有意无意地守候着各种知识和信息的相互  碰撞和重组。此时,我们的生命体验之流也就已与世界同一,我们的所思所想也  就已是世界自身的直接呈现。稍做发挥就能看出,这也正是对所谓“创新思维” 的逻辑机制的刻画。其实,所谓“灵感”,并非天上掉下来的神秘之物,不过只是  生命之自然状态的直接流露。其中,现象学素养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让我们调  整、进入和保持自身生命的自然状态。所以,完整的创新能力的获得,不仅要有  足够的科学知识储备,而且要有深厚的现象学知识基础,须得科学素质与现象学素养两面兼备。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21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