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璐和安澜的四合一文化课

admin 0 0
璐璐和安澜的四合一文化课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璐璐和安澜的四合一文化特辑音频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辩证逻辑是一个混合体,其对矛盾的理解是混淆和不明确的,包括 了二元、二层和二重三种意思。其中,只有二重性的部分才是真正属于辩证逻辑 的,二元和二层应该分别交给形式逻辑和内容逻辑去处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 能让内容逻辑真正发展起来,才能使得我们对整体性、意义性和演化性的把握变得可操作,也就才能最终使得辩证逻辑变得可操作。

之所以造成黑格尔不能明确摆正自身的二重性立场,也许有着主客两方面 的根源。主观上,他对形式逻辑的反思批判不够彻底,没有反思到形式逻辑所留 给我们的实体观思维背景,和只有真假(没有境界高低)的单向度思维框架。也  就看不到实体与关系其实各有不同的逻辑法则,从而意识不到内容逻辑的存在, 不能做到将内容逻辑与辩证逻辑区别开来。后果就是,继续沿用了只适合处理  二元性的实体观模式来处理二重性,从根本上歪曲了二重性。客观上,其所身处的是以实体观为主流的西方传统,也就更难摆脱实体观的束缚,并且在他那个时代,严格意义上的历史维度才刚显露出来,辩证逻辑走向成熟的历史条件还未完全具备。

尽管马克思被其后继者们宣称为,对黑格尔的“头足倒立”的辩证法进行了 “再倒转”的改造,但其实体观的逻辑框架以及作为混合体的矛盾观,不仅未有  丝毫改观,甚至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倾向。在马克思那里,几乎完全是在把矛盾当 作一种特殊的二元关系来处理,实质还是形式逻辑,并且是对形式逻辑的滥用。 现在看来,如果我们严格贯彻矛盾的二重性原则,那么马克思主义的所谓三个理  论基石,即唯物论、辩证法和劳动价值论,就都是有问题的。从逻辑的角度看,三  者都是基于实体观背景的,都不是真正的辩证观立场。其唯物论显然是实体观  立场,不仅设定物质在先、意识在后,而且把原本二重性的心物两面当作二元并  对立起来,然后去讨论所谓相互作用,即所谓“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  质”。其辩证法是被实体观背景扭曲了的“伪辩证法”,不仅使得辩证矛盾成为  混合体,而且成为“既对立又统一”的二元关系,以致可以一方消灭另一方,“无  产者”要去消灭“资本家”。其劳动价值论则否认了人类劳动的质的差异,而只 承认了量的差异,以致可以主要以时间来计量劳动,从而得出资本家不劳而获的 结论,也是典型的实体观式的设定。在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那里,还有一个明 显是实体观式的设定,即认为社会生产会有一个所谓“极大丰富”的状态,从而  有朝一日可以实现按需分配,这实际上是否认了财富形态以及人的需求的层次  性和演化性。可见,马克思对人和物两面都做了实体化的设定,都已根本背离了辩证逻辑的二重性原则。

常有人把佛学的中观思想,或说中道思想,与辩证逻辑或者儒家的中庸思想 联系起来,这其实都是错误的做法。佛学中观根本就不是真正的辩证思维,因为其并不遵循二重性原则,其立足点是关系观立场而不是辩证观立场。

佛学是纯粹关系观的典型代表,其所打开的是一幅缘起论的世界图景。将 万物看作都是“因缘而起”,也就是关系构造,即所谓“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 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缘起”自然“性空”,故而万法皆空,万物皆没有自性。佛偈有云:“未曾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法,无不是空者。”

“空”观正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因为真理是“空”,所以不能有“执”,故而必须“不堕二边”而行“中道”。对此,有一个非常有名的表述,即所谓“双遣有无” 的“八不中道观”:“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去。”①这种  佛学遮诠的极致性的表述,似乎给人一种不走极端和尽量避免片面性的印象,因  而好像与辩证逻辑和儒家中庸思想有些接近。但其实,佛学中观的精神实质,恰  恰是要抽空任何意义上的规定性,以便彻底消解原有层面上的一切实体性设定,包括正反两面的设定,从而实现层次性的超越。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既然二重性的世界表现为纵横两个向度,即量的横 向展开和质的纵向展开,那么“否定”也就可以分别针对这两个向度来体现。即 是说,可以有两种意义上的否定,即“量否定”和“质否定”。所谓“量否定”,是指 论域已被设定在同一层面上,只是通过否定其中的某一部分,从而转向到肯定其 中的另一部分。这正是我们一般所理解的形式逻辑的否定,并且会要遵循形式 逻辑的矛盾律和排中律。这显然不是佛学中观所要说的意思,恰恰是佛学中观 所要反对的堕入“二边”的思维方式。所谓“质否定”,是指论域涉及了不同的层 次,通过彻底否定低层次的“二边”,即消解低层次的包括正反两面在内的所有

设定性,从而转向到高层次。佛学中观所要表达的就正是“质否定”的意思。

如果我们将佛学中观与儒学中庸对照起来,就能看出二者有着根本的不同, 甚至是天壤之别。中庸所讲的是“执两用中”,中观则是“弃两就高”。 一个是  “执两”,一个则是“弃两”;一个是“求和”的“用中”,一个则是“求高”的“就  高”;一个的“两”是二重性的两面, 一个的“两”则是同一平面上的互为补集的两  块。对照佛学的“八不中道”,儒家的中庸实际上是“亦生亦灭,亦常亦断,亦一亦异,亦来亦去”,并且分别都是指二重性的“两面”而不是二元性的“二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2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