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梯老师绘本育儿精读指导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绘本精读指导课一小梯老师(0-6)高阶版
乐高搭建指导课初阶、中阶、高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辩证观因其立场的完备性和稳妥性而必然同时承认世界具有纵横两个向 度,其“爱”也就必然会是“仁爱”,即“有差等的爱”,实质是“博爱”与“慈悲”的二重性。
辩证观以其“兼两”的立意以及谱系式的“和而不同”的理想,必然不会“好 战”,但也不会“厌战”,而是“慎战”。不会轻启战端,也不会任人宰割,而是当战 则战,且总是最终的胜利者。具体可有两点含义: 一是从辩证观自身演化的逻辑 来看,在每一个文明阶段都因其在高度上“晚熟”而必然会有一个由弱到强的过 程,并且因其在立场上的“早熟”而能兼收并蓄,也就总是“后发制人”的最后的 胜利者;二是因其“和而不同”的价值理想决定了强盛之时也不会野蛮扩张,即 便有人来犯也会“先礼后兵”。可以这样说,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辩证观文明, 当其昌盛时,奉行“以夏变夷”,但坚持“礼不往教”、“和而不同”;当其衰弱时,总 能通过“自强不息”而“修本以胜之”。所以,我们看到,在每一个文明阶段的转 型期,总是实体观或者关系观走在前面,如汉儒之前的阴阳家、宋儒之前的佛学、今天的西学;而在成熟期,儒家总是最后的集大成者。总之,辩证观文明在逻辑上、在骨子里就注定了,是一种宣扬仁爱的、唯和论的、慎战的、多神教文明。
辩证观文明是一种气化论的世界图景, 一种“兼两”的、“执两用中”的、专长 于“谱辩证”的、格局论的辩证逻辑思维方式。虽然在立场上的立意已属完满, 意图内外兼修、两面兼顾,但在高度上却注定了会要时好时坏,以致连立场都会难免摇摇晃晃。
从逻辑上看,西印两家的问题都出在立场上,或者实体观或者关系观,都只片面地强调了二重性的世界之一面,而试图归结掉另一面。也就不管高度如何, 都总固有立场偏颇的原则性缺陷。相较而言,中华一家的立场则最为合理,其立 意是要对世界之二重性的两面进行“兼两”,以实现兼收并蓄,各安其位,各正性 命,和而不同。因此,形象地说,西印两家都是“一根筋”的文明,而中华一家则 是“两根筋”的文明。所以,从立场上看,中华文明是名副其实的“早熟”型文明, 早早地就懂得了要立足于“易”而不是“有”或者“无”来面对世界,并将“执两用中”的中庸原则立为最高原则。
然而,尽管中华一家拥有立场上的优势,但其在高度上却有不一样的表现。 我们在本书的“基础篇”中已经谈到,辩证逻辑走向成熟须得具备一定的历史条 件,因而注定了早期辩证逻辑不可能真正展开,不可能具有自身的严格的操作 性。也就注定了辩证逻辑会要相对“晚熟”。并且,就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历史阶 段形态而言,辩证观的“执两”必然会要“难”于、因而会要“晚”于实体观或者关 系观的片面的“执一”。即是说,如果我们将人类文明的每一个大的历史阶段进 一步划分为“转型期”与“成熟期”先后两个时期的话,那么在转型期,辩证观必 然会要落后于实体观或者关系观,只有等到成熟期才能成为真正的集大成者。
所以,辩证观在高度上的表现总是相对“晚熟”。
所以,立场上的“早熟”与高度上的“晚熟”之分裂,就是辩证观文明所固有 的总体上的宿命和特质。于是,中华文明就一方面因着立场上的“早熟”,而具 有超强的同化力和顽强的生命力,而能生生不息;另方面却又因着高度上的“晚熟”而摇摇晃晃,也就灾难不断、起起落落。
辩证观文明所固有的立场上的“早熟”与高度上的“晚熟”之分裂,使得立场 与高度往往难以兼顾,也就导致自身只能成为一个“混合体”,以致出现种种异 化和扭曲。或者说,混合主义乃是辩证观的必然的现实表现,尤其是当处在早期阶段和“转型期”时期。
具体的,混合主义可有两种最为基本的表现,即:或者“自力更生”但却顾了 立场顾不了高度;或者“仰仗外援”来提升高度但却导致立场偏失。前者的后果 就是,辩证观自身必然“博而寡要”,以致成为“复古主义”或者“折中主义”。后者的后果则是,在每一个文明阶段,辩证观总是不得不与那个时代所率先获得高
度优势的实体观或者关系观混合,并不可避免地会要导致自身立场的相应偏失。 如:汉儒“杂糅百家”(主要是阴阳家)而偏实体观,宋儒“援佛入儒”而偏关系观,近、当代的实学“援耶入儒”而偏实体观。
可以说,混合主义的第一种表现,注定了辩证观文明会要在其演化进程中出 现种种偏失,而第二种表现,则决定了在文明进程的每一个阶段会要具体出现哪种偏失。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