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立书法 硬笔行楷零基础入门系统教学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三立书法零基础行书入门课程
邵辉硬笔 零基础中性笔楷书基本笔画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狭义的阴阳说,是指中华辩证观 传统之一个特定历史阶段形态的具体表现,主要是汉儒的表现;广义的阴阳说, 则指诸历史阶段形态的全序列,从《易经》的“刚柔”,到汉儒的“阴阳”
以汉儒为代表的中华本土文化,其主体思想内容一般被概括为所谓中华传统文化的“三个内核”,即:气化论、阴阳说和五行说。
从思想源流上梳理,“三个内核”虽皆发端于殷末周初,但直至战国时期才 逐步融为一体。其中,极为突出的一条发展线索是:首先,以战国末期齐国人邹 衍为代表,将阴阳说与五行说结合起来,形成了中华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阴阳 五行说”,即所谓阴阳家学派。然后,以汉初的董仲舒为代表,将“阴阳五行说” 与儒学相糅合,经由汉武帝“独尊儒术”而成为了定型于汉代的中国古代思维方 式的主体,并成为主要成型于汉代的一系列中国古代应用科学的指导思想,如中 医、农学、风水等。最后,虽然阴阳家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后来已经消亡,但 其思想主旨通过被融入儒家、道家和众多的传统应用科学而得以流传,尤
在我们今天看来,若以二重性原则来衡量,“阴阳五行说”只是典型的“伪辩 证逻辑”,正是“伪辩证逻辑”的一个早期阶段形态。其所包含的核心思想正是 “阴阳消息说”,其所说的“阴阳二气”就如现今的矛盾论所说的“矛盾”一样,不 仅混淆,而且歪曲——不仅混淆了二元、二层和二重三种含义和类型,而且最终 是被歪曲为二元的逻辑模式来处理。在其所谓“生克乘侮”和“消长转化”的背 后,所运行的逻辑模式正是典型的“伪辩证逻辑”的“对立统一”模式,明显是主 张“同则”和“消长”,而不是正统儒家“真辩证逻辑”的“兼两”模式,不是主张 “异则”和“并建”。所以,“阴阳五行说”并非真正的儒家的东西,从根本上违背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尽管曾一度有功于儒家的得势,但也给儒家带来了致命的伤害,导致儒家道统严重偏向了实体观。可以说,儒学自从汉儒开始就已走上了歧路。
儒学所取的是辩证观立场,气化论和阴阳说都是其必然固有的部分。唯独 五行说是另类,原本是中华本土中属于实体观一脉的东西。只是因为早期儒家 自身“兼两”模式的辩证逻辑不成熟,不具有操作性,而不得不采取权宜之计,才 将五行说糅合进来。这就表明,儒家之所以走上“阴阳五行说”及其“阴阳消息 说”的歧路,其实不具有逻辑上的必然性。或者说,真正的辩证逻辑所要走的道 路,并不是“阴阳消息说”的“对立统一”模式的道路,而是应该走别样的道路,即 坚持走“兼两”模式的道路。这就意味着,对我们今天的儒学复兴而言,“三个内 核”不应被一概否定,而应区分对待。故而,我们需要将“三个内核”予以解剖, 对其内部构成进行检讨、反思和审查,以便保留其中的合理部分,剔除不合理部 分,并找到补救和发展的改造办法。质言之,就是以二重性原则为依据,来将 “三个内核”先解构、后重构。具体为:继承和阐发气化论、修正和发展阴阳说、肢解和抛弃五行说。
第一点,继承和阐发气化论。气化论乃是辩证观文明必然固有的本体论,我 们唯有继承和阐发。严格说来,辩证观文明之本体论,不应被称为“本体论”。 因为,“本体论”一词原是源自西学的用语,隐含着实体观的将一端归结到另一 端的意味,不仅不具有辩证观的“兼两”的意思,而且也不是采用辩证观的“体用 论”的体系架构模式。这也是本书采用“气化论”一词而不用“气本论”一词的原因。
辩证观眼里的“气”,不是指我们日常意义上的“物质气体”,而是指宇宙尚 未分化的、有无混一的原初状态。从这个意义上说,也许我们采用古体“無”字来称呼更为恰当,以示与现今流行的指具体物质气体的“气”字区分开来。
气(即悉)的展开,有着不同于实体观的形式逻辑和关系观的内容逻辑的别 样的逻辑模式,是二重性的辩证逻辑的“兼两”模式。气只是体,体必然开用。 并且,是“一体开二用”。所谓“二用”,其实只是二重性的“相倚不离”的两面,而 非截然区隔的二元或者二层。故而“二用相重”,一面是实体结构,另一面是关 系构造。同时,“一体”与“二用”其实是同步发生,“体用不二”。所以,关于辩证 观的气化论,或者说基于二重性原则的气化论,我们可以立此“三个核心论题”:一体二用、二用相重、体用不二。作为参照,实体观的组成论是以“实体”为体、“关系”为用,关系观的缘起论 则是以“关系”为体、“实体”为用。核心观点都可归结为两题: 一体一用、体用殊绝。实际上是各自偏执于辩证观的两端之某一端。
气化论与阴阳说原属一体,或者说,言“气化”就必言“阴阳”。因为,气是 “一体二用”,固有阴阳两面,“阴阳者,气之二体”①。当然,这里并非是说一定 要用“阴阳“二字,而是说其所运行的逻辑模式脱不开阴阳两面的模式。事实 上,在《易经》中最先使用的就是“刚柔”二字,“阴阳之用为哲学的语汇,大约始自公元前4世纪初,至于较早典籍中提及阴阳学说的,则是后来加入的”②。
传统儒学因受“阴阳消息说”的影响,自汉儒以后多有“阴阳二气”之说,将 “一气”之“阴阳两面”误当作两种不同的“阴气”与“阳气”。譬如,朱熹就认为: “方浑沌未判,阴阳之气混合幽暗,及其既分,中间放得宽阔光朗而两仪始立。”③ “太极只是一个气,迤逦分作两个气,里面动底是阳,静底是阴,又分为五气,又 散为万物。”④显然,这是一种实体观的逻辑模式,将气(即悉)之二重性的“两 面”歪曲为二元性的“两元”,已经严重偏离了儒家的中庸原则。对此,熊十力曾 毫不留情地斥之为邪说,并感慨道:“阴阳二气圣人早已扫除尽净。而汉以来治 《易》学者始终不舍阴气阳气之迷谈,岂不怪哉!”⑤他甚至认为,在这个问题上, 王夫之亦不曾脱离“阴阳二气”说的窠臼。他回顾说:“余少时甚好王船山易内 外传。其《内传》释乾、坤曰:‘乾,气之舒也。阴气之结,为形为魄,恒凝而有质。 阳气之行于形质之中外者,为气为神,恒舒而毕通。推荡乎阴而善其变化。’ (《周易内传·乾卦传》)余当时颇喜此段话。而独惜其大惑在于以乾为阳气耳。 ……吾甚惑乎船山之以阳气说乾也。”⑥并质疑道:“宇宙间有气体之物,人所共 知也,何可曰于气体之物以外,别有实在的阳气可说为乾,又别有实在的阴气可说为坤乎?”在今天,如果我们出于习惯而不得不继续沿用“阴阳二气”的说法,那么,我 们需要时刻注意避免“悉”以及“阴、阳二气”这三个“气”之间的混淆和纠缠不 清。具体的,“烝”并非物质之气,而是兼具“阴阳”两面,其中只有阴面才是指物 质,而阳面是指心灵。故而,立“無”为体并非就是主张唯物论,而是主张二重 论。如果硬要说“唯什么论”的话,那么气化论之作为“唯气论”,就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而是“唯中论”,以及“唯生论”和“唯和论”。第二点,修正和发展阴阳说。 一方面,阴阳说既是辩证观文明的认识论部 分,也是主要体现其逻辑学的部分;另方面,因着早期辩证逻辑的不成熟,传统的 阴阳说不仅不曾获得充分有效的展开,而且走上了“阴阳消息说”的歧路,也就问题多多。所以,我们需要对其进行修正和发展。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