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吴教练羽毛球课程 精讲精练乃羽毛球之本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中国则因“允许干预”而对施教者自身 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因为干预本身会因施教者自身素质是否称职而有“良性 干预”与“恶性干预”之别。不难看出,“避免干预”和“允许干预”原本都是可行 的,且都各有利弊。前者虽然可以避免“恶性干预”,但也同时放弃了“良性干 预”;后者虽以“良性干预”为目标,但也很可能因为施教者自身素质不够而酿成 “恶性干预”。不幸的是,我国今天的施教者之自身素质正好处在普遍性的不足 的状态,因为他们原就是不成功的教育的产物。由此也就使得“允许干预”普遍 蜕变成了“恶性干预”。更可怕的是,还会由此形成“代际”恶性循环,因为今天 的受教者就是明天的施教者。所以,我国现行教育已因文化土壤的特殊性和施教者自身素质的瓶颈,而致在教的方式上,注定了是“恶性干预”。
由上可知,我国现行教育之所以被诟病为“应试教育”,就正是“残缺的教 育”再加上“恶性干预”且构成“代际”恶性循环的结果。简单地总结,就是过程 很严酷效果很失败,也就是劳而无功。虽然教师呕心沥血,学生没日没夜,家长砸锅卖铁,但却数十年下来未见出几个像样的人才。
正是针对这样一种令人痛心的局面,不少人提出了所谓“素质教育”的教改 主张,试图通过学习西方的“避免干预”来改变“恶性干预”泛滥的局面,以期能 够像西方那样,通过“放羊式”的宽松教育来使学生形成健全的素质。然而,多 年的“素质教育”改革实践下来,我国教育不仅没有改观,相反还在进一步恶化。 可以断言,“素质教育”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其用力的方向错了。事实上, “素质教育”这个提法就是极为含混甚至错误的,必然造成严重误导。其实质是 将高度问题与立场问题混淆在一起,没有区分对待。难道传统教育就不追求素 质?难道现代教育就不需要考试?难道能有可以脱离知识表达的赤裸裸的素 质?可见其荒唐。此种认识上的混乱,必然招致实践中的迷茫,使得诸如是否需 要考试、是否应该布置作业等,都成为了问题,使得学校、教师、家长、学生乃至整
个社会,都无所适从。
从上面我们所做的解析中可知,造成我国现行教育困局的成因有三: 一是认 识上的偏失;二是文化土壤的特殊性;三是施教者自身素质的瓶颈。此中,前者 和后者都是可以改变的,唯独中者不可改变。这意味着,我们的教改原本应在前 者和后者上着力,至于中者则只能顺应。即是说,我们可以通过深化认识来修复 知识谱系,使“所教的内容”变得完备;我们可以设法提升施教者自身的素质,将 “恶性干预”转变成“良性干预”,并进而形成“代际”良性循环;我们唯独不可能 抛弃辩证观传统,不可能放弃“允许干预”。要知道,在中国,父母干预孩子从来 都被认为是天经地义。可见,“素质教育”虽然想学西方的“避免干预”,但却是 学不来的,是徒劳的,是与我们的辩证观传统不相合的。充其量,只能在条件特 殊的某些局部(如个别西化程度很高的家庭)可行,而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普遍模 式。因此,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可行的教改方向,其实只有唯一的一条路,那就 是“良性干预”。所以,我们必须调整教改方向,由想学西方的“避免干预”,调整 到回归传统的“良性干预”。倘能如此,则我国未来的教育,将有可能全方位超 越西方。因为,若从理想的教育方式来要求,“避免干预”显然并非至善,唯有“良性干预”才是。
所以,我们总体的教改方向,还应回归到教育现代化上来,在坚持传统的辩 证观立场及其“良性干预”的基础上,提升我们的高度。至于“素质教育”改革这 个提法,则应完全抛弃,因为其混杂了想要改变立场的意思,那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还会形成误导和混乱。
要实现“良性干预”,需要针对“教什么”和“怎样教”这两大关键问题进行相 应调整。在关于“教什么”的问题上:首先,我们应该通过深化认识,来修复世界 图景和完善知识谱系。然后,我们需要清理与之相关的许多错误认识。譬如,所 谓“会考试、没素质”、“有知识、没能力”之类的说法,其实都是似是而非的说法, 都是人为制造的虚假对立。实质是,因为知识谱系原就不完备,也就使得考试不 全面,素质和能力不健全。故而,不是要不要考试的问题,而是此考试不是彼考 试的问题。最后,我们还需纠正现行教育体系中的许多错误做法。诸如办学、招 生、分科、考试等,就都应该多样化、灵活化,都要充分体现学生自主性的一面。 譬如,关于是否应该分科的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一面规范和细化分科,另一面增加学生自主选修的灵活度。
在关于“怎样教”的问题上: 一是需要确立“良性干预”的合法性。我们应该 打消想学西方“避免干预”的念头,理直气壮地回归到中华传统的“良性干预”上 来。二是将着力的重点放在提升施教者自身素质上。需要一边继续提升施教者的科学素质, 一边重点提升施教者的现象学素养。
关于怎样提升现象学素养的问题,首先是一个学理上的研究问题,然后是一 个现实中的普及问题。在学理上,现象学素养可以归结为两个要点: 一是“目光 转内”;二是梳理生命史。因为,现象学素养是对自身生命体验史的一种自觉能 力,需要摆脱实体观的“外观”惯性,并养成关系观的“内观”习惯。对此,在传统 的佛家和道家那里,就有很多具体的操作办法可供我们借鉴。我们可以这样设 想,通过开发专门的系列课程,并循序推广,来快速提升国民的现象学素养。甚 至,我们还可这样设想,让“禅修馆”就像今天的“科技馆”那样进入学校教育,形成现象学教育与科学教育并重的全新局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