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山老师家庭情商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客观对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也是一个重要的永真命题,同 样体现了辩证思维的特征。《孙子兵法》认识到事物、现象不是孤 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事物、现象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存于一个 系统中。它运用这一观点来考察,认为战争及其展开过程中的一 系列矛盾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计篇》主张:“故经之以五 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 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 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 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 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 罚孰明?”它看到了战争的胜负不仅仅是由军事实力决定的,还受 到政治、经济、天时、地利、法制、将帅素质等等其他因素的制约。
公元208年,周瑜正是看到了战争受其他多种因素的制约而 力主对抗南下攻打东吴的曹操。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曹 操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基本统一北方后,马上率军攻打江东的孙 吴,试图统一全国。孙权召集群臣商议对策,群臣大都以敌众我寡、难以抵御为由,主张归降曹操。唯独周瑜坚持抗击曹操,并对 孙权分析了东吴抗战必胜、曹操入侵必败的原因:曹操名为汉朝丞 相,实际上是汉朝的奸贼。将军以神武雄才,凭仗父兄的基业,割 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英雄乐业,正应当纵横天下,为汉 室除暴去秽,为什么要去投降曹操呢?况且曹操引兵前来,已有多 处触犯兵家的忌讳,可以说是自投死路。如今曹操北方未定,马 腾、韩遂尚在关西为其后患,而曹操率众久居江南,这是一大犯忌。 北方军队不熟悉水战,弃鞍马而驾舟船,与江东争锋,这是二大犯 忌。目前正值隆冬严寒,粮草短缺,这是三大犯忌。中原士兵远涉 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这是四大犯忌。有此四大犯忌,曹操虽 然兵精将广,却注定要失败。这正是捉拿曹操的好机会。我愿领 兵数千,屯驻夏口,保证为将军破敌。孙权听后大喜,立即让周瑜 率几千人马,电驻夏口,准备迎击曹操,赤壁大战于是拉开了序 幕。①战争的结局果如周瑜所预期的那样,曹军惨败,曹操败走华 容道,因关羽念旧情才得以逃回北方。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这一永真命题也体现了辩证思维的 特征。《军争篇》的“军争之难者,以迂为直,以患为利”,“军争为 利,军争为危”。《九变篇》:“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 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孙子兵法》已经意识到迂与直、利和 害(危)等战争展开过程中的对立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排斥。作 为军事统帅,在作出战争决策时,首先不能只考虑它可能带来的利 益,更要明了它可能带来的危害,诸如政治上、外交上、道义上的损 害。其次,在两军对垒的过程中,作为战争的指挥者,应趋利避害、 避实击虚、变迂为直、变患为利。
“矛盾双方有条件地相互转化”的永真命题更明显地体现了辩证思维的性质。《势篇》断言:“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治乱,数也;勇怯,势也;强弱,形也。”这表明《孙子兵法》认识到敌我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但这种转化是有条件的,而不是无条件 的。正因为治乱、勇怯、强弱依据一定的条件转化,作为将帅就应 当创造条件使部属处于治、勇、强的境地。
秦王朝的迅速崛起和灭亡,就是乱生于治的最好说明。秦始 皇统一全国后,为了显示秦王朝的国威,派蒙恬率军向北攻打胡 人,开辟土地,推进边境,在黄河以北驻军戍守。大批民众背着草 秣,用车拖着粮食追随在大军之后提供后勤保障。秦始皇同时派 赵佗、屠雎率军向南进攻百越,使监察御史禄开凿灵渠,深人越地。 越人逃走,秦军虚费时日,因而粮食缺乏;越人趁机反攻,又将秦军 打败。秦始皇不得已征集天下罪犯、赘婿、商人去戍守五岭。据初 步统计,当时用于北征胡人、修筑长城、南伐百越、戍守五岭的人数 在200万以上。因此,秦王朝表面上很强盛,组织管理严密,但社 会内部的动荡因素在不断增长。男子勤苦耕作不够充军粮,女子 辛勤纺织不够充军衣,民生凋敝,人心恐慌。秦始皇去世后,秦二 世对外穷兵黩武,对内更是横征暴敛,秦王朝内部可谓危机四伏, 出现了全国范围的反秦斗争。陈胜、吴广在陈县起义,武臣、张耳 在赵地起义,项梁在吴中举兵,田儋在齐地举兵,周市在魏地举兵, 韩广在燕地起事。强大的秦王朝在它的第17个年头就迅速土崩 瓦解了。
“示形诱敌,致人而不致于人”的永真命题具有其辩证本质。 打仗是一种诡诈的行为,对抗双方一般不会直来直去地行动,把自 己的真实意图暴露给对方;而总是力图示敌以假象,以便使敌人受 骗上当,从而调动敌人,实现避实击虚的目的。《孙子兵法》对此作 了精彩的论述。《计篇》主张:“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 而示之不用,近而示之远,远而示之近。”《虚实篇》强调:“故形人而 我无形,则我专而敌分;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则我 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虚实篇》提出: “策之而知得失之计,作之而知动静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 而知有余不足之处。”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