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威修复关系强心剂课程
士卒 投入危地才能保存,使士卒陷于死地才能得生;士卒陷于危险的境地,然后才能力争胜利。为什么呢?因为投之亡地、陷之死地虽然 非常危险,但在危难的情况下,可以唤起士卒舍命效死的决心,造 就三军同力、士卒奋战,因而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转患为利。因 此,投之亡地却确能保存,陷之死地却真能生存。当然,这里的“亡 地”“死地”不能理解为毫无生还希望的绝命之地。按照《孙子兵 法》的说法,所谓“死地”是“疾战则存、不疾战则死”的战地,即迅速 奋战则能生存、不迅速奋战就会被消灭的地区。正因为如此,历代 杰出将帅都把这两句话奉为经典,有些将领更因善于运用这一策 略致胜而名垂青史。汉将韩信就是运用“以患为利”的策略而取得 井陉口之战胜利的。公元前204年,刘邦令韩信率军攻打魏、赵、 齐等国。韩信出奇兵袭取了魏都之后,由于荥阳战事紧迫,刘邦抽 走了一部分精锐兵力,韩信只得率数万兵卒会同张耳进击赵国。 当时,赵军号称20万,双方力量十分悬殊。赵军谋士李左车曾向 主帅陈馀建议,利用深沟高垒,坚守不战,拖住汉军;由他率精兵三 万抄小路截击韩信的粮草辎重,尔后再与赵军主力前后夹击汉军。 这个建议若被采纳,势必出现不利于韩信的局面。但陈馀不用其 计,坚持要在井陉口与汉军决战。韩信探知这一消息非常高兴,运 用“以患为利”的策略,先派遣万人布背水阵。赵军望见都大笑起 来,以为韩信置军死地,定遭覆灭。等到韩信督人挑战,赵军乃空 壁出击汉军。韩信见赵军全部出动,随即命令所部退回水边防守, 并力奋战。此时,韩信事先派遣的骑兵却从间道乘虚驰入赵军营 垒中,拔去赵军的旗帜,挂上汉军的旗帜。赵军望见汉军的旗帜, 知巢穴已破,退无所归,于是士气顿丧,不战而溃。韩信趁势反攻, 遂大败赵军,斩陈馀,擒赵王歇。
韩信“背水列阵”、将士卒置于死地能够胜利有其条件做保障。 一是陈馀不听李左车之计,韩信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迅速进兵;二 是韩信使用了奇正相生的战术,即在背水列阵的同时,派奇兵从赵 军背后袭击赵营。如果没有相应的条件配合,机械地模仿韩信的做法,背水列阵,那就是将士卒置于绝命之地,不可能取得胜利。
“以迁为直,以患为利”只强调“迂”转化为“直”、“患”转化为 “利”,即只强调矛盾向一个方面转化。据此,能否断定《孙子兵法》 的矛盾转化观是片面的呢?回答是否定的。《孙子兵法》不仅看 到了矛盾向积极的方面转化,也看到了矛盾向消极方面的转化。 《势篇》的“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所说的就是矛盾 向消极方面转化。 《孙子兵法》看到了“直”能转化为“迂”、 “利”也能转化为“患”,只不过这种转化与人们的实践目的背 离,因而没有阐述罢了。
《孙子兵法》不仅看到迂与直、患与利的对立、依存和转化,而 且把这种认识上升到方法论的高度,要求人们考虑问题、处理事情 时,应按《九变篇》说的“必杂于利害”,因为“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 于害而患可解也”。它要求人们在考虑问题、处理事情时要兼顾利 与害两个方面。因为在有利的情况下考虑不利的方面,可以使人 们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事情向不利的方面转化,以便顺利地把事 情办好;在不利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利的因素,可以激发人们克服困 难的信心,转患为利。
“以迂为直,以患为利”作为一种方法论,不仅是两军争胜的重 要法则,也是现代企业在经营管理中必须遵循的准则。现代企业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理解并实施“以迂为 直,以患为利”的经营方略。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