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工 桥梁工程基础识图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自然境界”是对人生或人 生意义浑浑噩噩,不闻不问,满足于“活着就行”的动物性的生 存状况里。“功利境界”则是每个人都有的熙熙攘攘的日常生活, 为利、为名、为官、为家;或荣华富贵,功业显赫;或功败垂成, 悲歌慷慨;或稳健平淡,度此一生。“道德境界”则圣贤高德,立己助人,清风亮节,山高水长。“审美境界”(天地境界)表现为
对日常生活、人际经验的肯定性的感受、体验、领悟、珍惜、回 味和省视,也表现为一己身心与自然、宇宙相沟通、交流、融解、 认同、合一的神秘经验。②这里的境界实际上就是指心灵所达到的 一种状态,其特点是内外合一、主客合一、天人合一。境界的实 现,不仅是认识问题,也有情感体验与道德修养实践的问题。人 的境界是一个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一个人因其境界 不同,他的内心状态不同,表现出的气度和风貌亦不同,这种不同的表现就是道家所说的气象。
有气,有象,就可直观。由于直观不需要推论,也不需要论 证,它当下即明,因此直观是一种基础的明证性。在这种意义上, 形上本体作为哲学家主体的生命气象的透射和彰显,至少在中国 的传统文化中有某种体验或者说直观的明证性。
总之,体验之思强调领会,而不在于认识。它认为世界是被我 们经验到,而不是被我们认识到。我们不是世界的客观观察者, 而是扎根于世界中的人,生活在某种处境中的人。我们与他人共 在,与世界共生。作为自然人,我们置身于自身和事物之中,置身于自身和他人之中,以至于通过某种交织,我们变成了他人, 变成了世界。体验的目的不是为了认识客体的规律和属性,而是 为了理解和解释世界、历史和人生的意义。体验的结果是主体让 客体在心中自由徘徊,最后达到物我两忘、物我互融的自由和谐 的心灵化境。体验强调人类精神的生活世界根基,认为形上之 “道”不是不可名、不可说的“无”,它就在人们的日用生活中, 内在于个体的生活世界之中。但是,体验需要哲学家共同体的理 性选择来确证。由于体验之思既是躯体的智慧,又是对超验的形 上气象的当下直观,因此,可以这样说,它也是辩证思维确定性 证明的一条思想道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