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如果人们把它看做无所谓的话,很快就会让人产生一个强烈的 印象:规则打破者的伎俩和狡猾的游戏几乎没有界限——他们的方 法和策略在语言上是高水平的,是具有创造力的,在动机上是高深 莫测的,他们的言语表情是丰富的,在公平与不公平的交际中能够体现出他们精心设计的策略的无限多样性。
过程是目的?请您忘记它,原来的目的就是最终的目的;如果 原先制订的道路没有引向目的或者陷入了死胡同,有创造力的规则 打破者将会把自己隐藏到会议和团队讨论中,拆毁原来的桥梁,在 岸边重新设计和建造一座新的吊桥。他们同谈话对象一起打破规 则,互相牵扯、互相联合、 一起讨论、 一起激动和平静。但是,他们从来不会忘掉他们自己的目的,他们也乐意把集体的目的归到自己的目的之下,最后再实现自己的目的。
在同一思维论断过程中,两个互相矛盾的判断, 必有一个是真的,而另一个必然是假的,没有第三种情况存在。
当人们问“相互冲突”的思想和“相互矛盾”的 思想,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可以肯定地说,在形式 逻辑里,这两个概念绝不是同一个意思。相互冲突的 思想是更为广泛的概念,它除了相互矛盾的思想以外,
还包括相互反对(或相互对立)的思想。相互矛盾的思想是这样一些判断,其中每一个判断都是单纯地对另一个判断的否定。规则的打破者掌握着巧妙地摆脱敌人的艺术,他们狡猾地打乱同事的阅历和经验,宣布凭借那些东西无法达到目的,并最终予以否定。此外,他们还肃清不同的思想,指责这些思想在实践当中是 无关紧要的。那些在公开场合进行的政治辩论无一例外地建立在这种逻辑之上。规则的打破者表面上提供与事实相关的游戏,却把同事变为游戏的参与者或玩物,通过巧妙地介入使他们迷失方向,给出规则后 又打破规则……最终他们会在谈话对方无助地请求帮助的呼唤声中 取得胜利:在他们一方,游戏——入局——胜利;而在另一方,只
有失败。当然,这一切只是一场大而有趣的游戏。在这场游戏中,那些 胆敢提出反对意见的女同事被说成有着“典型女人逻辑”的“蠢婆 娘”,而那些提出抗议的男同事则成了“门外汉”和团队精神的绊
脚石。如果你觉得这样的小游戏严格来讲是没有伤害性的,那你能否发誓说真的没有伤害呢?
对规则打破者来讲,胜利不是他们的全部,而是朝思暮想的惟一。最后再讲讲那些打破规则的、好斗的雄辩者如何以自我为中
心,排除异己,巧妙地让自己的想法和主意成功实现。那些雄辩者们应该把自己的目的、动机、想法、计划、动议和方案直接和盘托出?
不,这样一来,那些平庸的同事会对其视而不见,更别提评判 和追问了。同时,雄辩者也将会冒风险。因为一旦有人真的就事论 事地与他们讨论,或者不拐弯抹角地针对最终解决方案提出建设性意见的时候,就会导致争执。而这样一来,就没有了施展交际策略的回旋余地,也就没有人为之付出代价,这场游戏的有趣程度也大打折扣了。当然,作为规则的打破者,那些精明的雄辩者能够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他们并不是在谈话中直接强调或者清除障碍,而是进行
一场感情化的、人为地使其变得错综复杂的讨论。但这对游戏者来说也是不足以解决问题的。他会在人们怀疑达到顶峰的时候,扭转讨论的话题,又一次作为拯救者的角色把他的解决方案提出来。
他的介入使其他的人走下“交际的甲板”,而由他来掌舵,在紧急情况下让谈话避开他事先所设下的一个个交际暗礁。他俨然成了危难英雄 当没有人知道这谈话何时才能有结果的时候出现。而人们感谢的对象自然非他莫属。
雄辩者能够自己导演“语言上的胜利优势”,作为规则打破者, 他们首先毋庸置疑地掌握着优势交际,能让谈话按照自己的意思进 行,他们团结游戏参与者,强调自己的(表面上的)中立,在谈话
中不时闪烁几点灵光,但从不锋芒毕露,为了让自己的锋芒最终更好地表现,有时还给予妥协。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鲁佩特·雷的话:“不少胜利者用语言来显 示自己的优势,偶尔会说出一些精妙的词句。然而,不少人也用语 言来隐藏自己的优势。人们在你面前表达喜欢、厌恶、惊讶、赞许 甚至请求你的建议和帮助,这些都可能被用来掩饰他们胜利的优势。”
同样,沃尔夫·施奈德在前面提到的文章中也提出这个根本问 题: “辩论术究竟是弱者用来对抗强者的艺术,还是强者利用语言来巩固力量的工具?”答案仿佛已经给出了。
规则打破者和辩论高手用语言来弹钢琴,有意无意地运用辩论 的各种方法,他们的交际有时是公开的,有时又是隐蔽的,而且还
直接或间接地用各种谈话和辩论的技巧来组织游戏。
在有共同目标的、针对谈话对象的和平等的交际外衣掩盖下,他 们表面上在实事求是的和有建设意义的谈话中做出一些让步和照顾,
而事实上却进行着强调规则的游戏,选择和更换相应的游戏策略。达到目的才算数,过程不作数:实现自我并推行自己的观点。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