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老师智慧家长航标班育儿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人们只要开口说话,就一定要用到概念;做任何事情,都可以用概念来进行描述。呈现概念的方式之一,就是词语的表现形式。
那么,什么是概念?概念就是定义吗?怎么才能用准确的词语给事 件下一定义?其实很少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比如,“人”,不知道这个 定义之前,你或许会说:我们大家都是人,大人、小孩;健康的人,生 病的人;黄皮肤的人,白皮肤的人……但是如何来给人下定义呢?“人 是能够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具有思维能力的动物。”这时你就会傻 眼:刚出生的婴儿、对外界无任何感知的植物人、胡乱打人骂人的精神 病人……他们不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还都是人吗?非洲大森林里, 那些大黑猩猩不仅可以制造和使用工具,还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懂得
思考问题,团结合作,那它们是人吗?
不仅如此,所有的概念都会出现类似的情况。比如,什么是树?什 么是动物?什么是星星……似乎这一切都说不清了,都不能用词语给它 们下一个准确的定义了。那么,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具体是什么呢?根 本原因就是人们没有正确认识“概念”“定义”和“本质属性”等一系列概念。
不同的工具书对于概念有不同的解释。比如,新华字典上说,概念 是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反映客观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哲学上说,概念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和知觉基础上产生的对事物的概括性认识;逻辑学上说, 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这些解释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 有的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而有些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 我国学术界公认的概念定义为反映对象或者事物的本质属性,也有人认
为,概念不是用来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而是用来反映事物本身。
但无论怎样,概念是必须要通过词语为媒介来下定义的。但是在实 际运用中,概念和词语的关系并不总是一一对应的。因此,概念的表达就需要明晰准确的词语,否则就会引起歧义,或者造成困扰。
第一种情况: 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一 词多义。比如,“桃花”一词,既可指桃树开的花,也可以用来形容女子的容貌,同时也是一种疾病名称。
第二种情况:不同的词语表达同一个概念,也就是多词一义。比 如“面包”一词,中文用“面包”来表述,英语用 “bread”, 德语用 “Brot”, 印尼用 “Roti” 来表达。再比如,龙眼这种水果,又名为桂圆、荔枝奴、燕卵,等等。
正是由于词语和事件概念之间并非完全对称,因此在一些比较紧急 的场合,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个概念,就可以化尴尬为机智,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个客人到某餐厅点餐,发现菜单上竟然用“两个黄鹂鸣翠柳”“一 行白鹭上青天”来命菜名,觉得非常富有诗意,于是就点了这两个菜。服务 员端上来两个菜以后,客人傻眼了: 一个盘子里有两个蛋黄,旁边有两棵翠 绿的韭菜,此为“两个黄鹂鸣翠柳”;一个碗中飘着白色的蛋清,汤上有 两棵菠菜,此为“一行白鹭上青天”。这虽然是一个笑话,但生活中一些 商家为了吸引眼球,也会如此,比如“青龙卧雪”———盘白糖上面放根 黄瓜; “穿过你的黑发我的手”——海带炖猪蹄……这些菜名有趣而富有 诗意,客人在品尝美味佳肴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店家的用心,并且下次还 会再来光顾。这就是利用了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的作用,以此达到吸引人眼球的目的。
另外,南北文化有差异,因此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地方所表达的概 念也有不同的意义。比如“媳妇”这个词语,在北方指老婆,但是在南 方 , “媳妇”是指儿媳妇。因此,要正确使用概念就必须理解概念和词 语之间既紧密又复杂的关系。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中,我们都必须学会 使用准确恰当的词语来给事件下定义。这些词语,必须要具有科学性、 逻辑性和规范性,如果词语使用含混不清,就不能准确表达事情或事
件,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甚至引起重大失误。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