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混音师整首修音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风尚的变迁都有不同的变化,但是基本类型未变,即大体都属于男 袍服女襦裙的类型,其主要特点就是将人的躯干部位包裹在衣物之 中。春秋时期甚至出现了一种著名的服装样式叫“深衣”,其特点 是“短毋见肤,长毋被土”,“衣相连,被体深邃”。①这样就用服 装把人的全身上下都包裹在衣服之中了。因此除了在个别的历史时 期,如唐朝的贵族妇女曾一度在着装上喜欢显露脖颈和部分胸部之 外,在整个历史过程中,中国人的肉体大多被遮蔽在衣服之中,仅 仅露出头、脸和手。中国人的着衣特征可以从古代大量的人物绘画 和雕塑中看到。服饰礼仪还强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着装时不能随 便露出肌肤,在人际交往的场合尤其如此,即使是大热天也不例 外。《论语 · 乡党》载孔子的服饰行为时说:“当暑,诊缔给,必表 而出之。”②朱熹集注云:“诊,单也。葛之精者曰缔,麋者曰给。 表而出之,谓先着里衣,表缔给而出之于欲其不见体也。《诗》所 谓‘蒙彼绉缔’是也。”③其意思是说,即使是夏天穿着单薄的葛布 衣服,当出门的时候仍然要罩上一件外衣才符合礼仪。这都是强调 “礼仪”要求遮蔽住身体。《礼记 · 曲礼上》谓:“冠毋免,劳毋袒, 暑毋赛裳。”④这是说不能随意脱掉帽子,劳动的时候也不该袒露身 体,不能因为夏天怕热随便提起或掀开衣裳。《礼记 · 内则》规定: “在父母舅姑之所……不敢袒楊,不涉不撅,亵衣衾不见里。”⑤在 中国古代的民间传说中,少女孟姜在自家后花园玩耍,不小心把扇 子掉在水池中,她看四处无人,便挽起衣袖伸进池水中捞出扇子。 这一过程却被藏匿在山石后的逃犯万喜良无意中看见。自己雪白细 软的手臂竟然被一个陌生的男人窥见,孟姜感到羞愧万分。她的父母只好把她嫁给了万喜良。因为,万喜良已窥视到了孟姜的肉体! 在封建时代,按照正统的伦理道德观念,能够看见女性雪白的手臂 的,只能是她的丈夫!
由上可知,中国古代的礼仪制度既强调服装在日常生活中的遮 蔽作用,又把服装样式当作礼仪的具体规则,这双重的社会功能, 决定了中国人森严的“遮蔽”人体的社会心理。
在汉代,儒家学说被统治者崇奉和提倡,逐步上升为社会主流 意识形态。儒家的“性”观念建立在家族繁衍的基础上,性与“传宗 接代”的社会责任联系在一起。儒家的“性”观点强化了中国人体美 的遮蔽意识。在封建时代,过度的“羞耻感”把裸体视为不文明、 不知羞耻的恶的行为。对此,制定了种种束缚人行为的规范和教 条,各种各样的“闺训”、“内则”像绳索一样把女性幽禁在内宅之 中,不仅难以外出抛头露面,甚至差不多同男性完全隔绝开来,即 便是自家兄弟也很少见面相聚。在春秋时代的《诗经》“风”的诗篇 中还可以寻觅到人体审美的痕迹,汉代之后,中国人很少有人体审 美的记载。
其实,两性关系本来是人类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男女相互 渴慕对方的肉体,想获得性爱愉悦本来就是人的自然天性。但是, 两性间的自然天性在中国、东亚、南亚、中亚的大部分地区,被严 格地控制了,人体审美被宗教或者道德规范遮蔽。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