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效小哥视频特效第一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自古以来,中国园林造园置景都富于象征性意义。唐宋文人园 林由于规模小,面积和空间相对局促,因此,在造园设计和具体置 景上更是十分讲究。不仅追求美的意象、多种多样的审美境界,而 且格外注重园林格局、生物样态、装饰纹样的象征意义。
例如,放置的自然物件的特性及形状,山、水、石、路径、 墙、空窗、树木花草的种类以及彼此之间的搭配等,这些都充分表 达了传统美学中的“比德”的审美观念——即以事物象征或比喻人 的精神思想和道德情操。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是佛教的基本观念。《华严经》中说: “心如工画师,画种种五蕴。”这是强调人的“心性”的创造性,种种 外物都由心生,“自性即佛性”,心中有佛性,眼观一切皆佛。因 此,马鸣祖师说:“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④花 草树木都是你主观心性的映照。你爱什么树木花草,欣赏什么景观 事物,都折射出你内心的精神境界。所以,文人私家园林中所设置的山石、水体、栽种的树木、花草的种类、建筑装饰的样式和纹样 图案等等,都是园主美好心灵的象征,是其人生理想的寄托,人格 品性的象征。
山石、水体是园林的灵魂。山水的象征意义已成为中华民族审 美心理的重要符号、标志。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论语 ·雍也》)水的特点是善于变化、变通。苏轼在《书蒲永昇画 后》说:“画奔湍巨浪,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尽水之变,号称 神逸。”指出了水的特性是“随物赋形”的变通性:用什么东西盛水, 水就成为什么形状;水非常灵活,有千变万化的变通性和适应能 力。水有象而无形,无形却又有千万种形,永远令人无法把握。这 就是“空灵”。水有预期的目的、目标——永远由高向低奔流而从 不停止,直到大湖、大海。水很柔弱,却不可阻挡,它总是要以自 己的方法,或渗透、或冲决、或淹没来超越任何障碍;水尽管柔 弱,却可以冲决一切,水滴石穿。儒家的孔、孟欣赏水,道家的 老、庄赞美水,禅家更是把水性看作象征灵活变通的“不二之法” 的智慧。文人园林中,水象征着纯净、灵活和智慧。山是有容乃 大,静默无语,却能够忍压负重,各种植物、动物聚集生活在大山 的怀中,大山供给它们一切,却从没有任何索取。这就是仁爱。在 文人园林中,山、石可以不大,但其象征性却是明显的。
文人园林显示了个人的人生理想。例如,人们常常在园林的门 边或路径中设置一些叠石作垫步用,这暗寓着“平步青云”、“步步 高升”;有的在路径的铺地图案中镶嵌上蝙蝠、鹤、鹿、葫芦、寿 字等形象。
从园主人所种植的树木花草可以看出主人的审美情趣。中国文 人园林一般种植的树木都是松、竹、柳;花草大多是梅、兰、菊、 莲荷、芭蕉等。文人士子们喜欢借树木、山石、流水、竹、兰花抒 情,甚至拜石为丈,以竹为师,以兰为友,等等。这些树木花卉象 征着中国传统的理想的人格精神。例如,竹子和芭蕉象征为人的正 直向上,一心不二,少于心计;莲荷象征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性;松 树象征意志坚定,能吃苦耐寒;梅花象征不畏严酷;兰花象征孤傲 高洁、自尊自爱。这就是学禅悟禅的人心中的禅意禅趣。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