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书樊登讲书百度网盘分享
善养生者养内 , 不善养生者养外 。 养内: 薄滋味 、 省思虑 、节嗜好 、 戒喜怒 、惜元气 、 简语言 、轻得 失 、破忧沮 、 除妄想 、远好恶 、收视听 。这些惜气存精 , 少思寡欲的三言真经是养生的真谛。
“ 医家十要”:“存仁心 、通儒道 、精脉理 、识病原 、知气运 、 明经络 、识药性 、会炮制 、莫嫉妒 、勿重 利”, 供医家学习借鉴。
“ 病家十要”:“择明医 、肯服药 、宜早治 、绝空房 、戒恼怒 、 息妄想 、节饮食 、慎起居 、莫信邪 、勿惜 费”, 供病家学习借鉴。
11. 1. 3. 养生必须先养德 , 养心养性 , 调控七情六欲
历史上许多思想家和养生家都把养性养德放在养生的首要位置 ,养生之根 ,养生之灵魂。 1. 养生必须先养德 , 问心无愧 ,才能健康益寿。
(1) 养德就是养生。
养生莫如养性 ,养性莫如养德。
养生必须先养德 ,养德才能真正养生。
(2) 名人讲养德。
《 吕氏春秋》 讲“ 得道者长寿”。
孔子讲“ 仁者寿”,“ 大德必得其寿”。
清代石天基讲: 当以德行为主 , 以调理为佐。
老子讲“ 去私心 , 去贪欲 , 知足之足 , 常足矣”。
孙思邈讲“ 道德日全 , 不祈善而有福 , 不求寿而自延”。
(3) 对己对人讲德。
对自己应正心明理 , 去私心 , 去贪欲 , 克己 ,对己从容。 对他人应有爱心善心 ,仁慈关爱 ,诚实诚信 ,对人宽容。
(4) 智者乐 ,仁者寿 , 问心无愧。 施善则神安 , 心安则寿诞。
行恶则心恐 , 心恐则损寿。
德高者 , 五脏淳厚 ,气血匀和 , 阴阳平衡 , 内心的平静 , 缓解内心的焦虑烦恼 , 故身心健康长寿 。 恶 人终日生活在算计与被算计之中 , 气机逆乱 , 阴阳失衡 , 内心经常焦虑烦恼 , 故损害身心健康 。 只有道德修养好 , 心才能干净平静 , 保持心身健康 , 再融汇养生之法 , 知其理 , 履其行。
智者乐 ,仁者寿 , 问心无愧 , 内心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对得起国家 、组织 、亲友 , 全身上下畅通舒服, 无纠结 , 无忧虑无亏欠 , 心干净心平静 , 心胸开阔 , 心境平和 , 培养正确的世界观 、价值观 、人生观 , 身 心自然健康益寿。
2. 养生先养德 、养心 、养性。
(1) 养生必养德 ,养生有“ 六常存”。 常存安静之心 , 少欲祸少;
常存正宽之心 , 以正胜邪; 常存欢喜之心 , 安详快乐; 常存善良之心 , 与人为善; 常存永恒之心 , 永不气馁; 常存关爱之心 , 慈悲为怀。
永持厚德必然快乐健康长寿 , 这是古往今来的养生之本 , 是养德养生的要诀。
(2) 养生先养心。
浮躁之心 ,养之使其静; 贪婪之心 ,养之使其公; 虚伪之心 ,养之使其真; 奸诈之心 ,养之使其良; 迷惘之心 ,养之使其悟; 轻生之心 ,养之使其智; 淫乱之心 ,养之使其清; 邪恶之心 ,养之使其善; 刁蛮之心 ,养之使其忠; 偏激之心 ,养之使其正。
养心要正心 , 要有仁爱心 ,仁者寿。
养心要静心 , 心静则神安 , 心安心静则长寿。 养心要清心 , 真诚 , 无邪念 , 保持平和心态。 养心要用心 , 心常用则聪明 , 身常劳则健康。 养心要宽心 , 宽心则旺身 , 心胸宽广少烦恼。
(3) 养生先养性。
养性应仁爱 , 消除仇恨 ,平静安静。 养性应善良 , 好人好报 , 心态舒畅。 养性应正气 , 心存正气 ,邪气不侵。 养性应宽容 , 容人恕人 , 自己快乐。 养性应孝顺 , 孝顺父母 , 心安理得。 养性应诚信 , 老实适度 ,诚信平安。 养性应奉献 , 付出奉献 , 自己快乐。
(4) 养性“ 六乐”, 必然快乐健康益寿。
心宽为乐 ,读书为乐 、运动为乐 、素食为乐 、助人为乐 、简单为乐。 身心愉悦 、豁达潇洒 、宽容厚道 、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 、 自然长寿。 3. 控制“ 七情六欲”, 气贵平和 ,情贵淡泊。
养生必须立志 , 树立理想 ,坚定信念 , 充满信心 , 量力而行 , 保持心理平衡 , 是养生的重要环节 。 养生节制情感 , 防止七情六欲过极 , 疏泄抑郁在心中的不良情绪 , 恢复心理平衡。
人的七情— 喜怒忧思悲恐惊 , 佛教指六欲— 色欲 、 形貌欲 、威仪姿态欲 、 言语音声欲 、 细滑欲等 , 泛 指人的各种欲望 。控制好七情六欲则健康益寿 , 若其中一个过度亢奋或低沉 , 必然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 养 心最重要的就要: 戒暴喜暴怒 、 绝忧愁 、 少 思虑 、 节 悲哀 、避惊恐 。 遇事冷静理智 , 识别 、控制 负情绪, 采取和为贵 , 以人为善的态度 , 气贵平和 , 情贵淡泊 , 用爱的力量战胜争斗 , 为此 , 需要平时加强心理修 养 ,才能保持: 心平静心干净 , 心胸开阔 , 心境平和的思想境界。
4. 淡泊养生。
诸葛亮在《诫子书》 讲:“非淡泊无以明志 , 非宁静无以致远”。 心悦则物美 , 心悲则事哀 。 悲由心生, 心态决定人生 。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常常获得快乐人生 、健康人生 、成功人生 , 而消极的人生态度常常造 成悲哀人生 , 失败人生。
淡泊明志 , 宁静致远 , 就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贪婪是万恶之源 , 是对生命的糟蹋 , 淡泊是对 生命的珍惜 , 不慕名利 、远离诱惑 、 勤勤 恳 恳 、 谦虚谨慎 、 戒骄 戒躁 、 律于 己而 宽于人 , 永葆人性本色。 淡泊养生 、 随遇而安 、遇荣不喜 、遇辱不惊 、心平气和 、态度自然 、淡泊是幸福 , 更有益于健康长寿。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