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森的职业规划课
假说是根据一定的科学事实和科学理论,对研究中的问题所提出 的假定性的看法和说明,假说具有如下的特征:
(1)假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任何假说都是猜测性的,但又都 有一定的事实或理论作根据,并能解释与它有关的事物和现象。例 如,宇宙大爆炸假说、夸克模型假说等都能解释相关的现象。
(2)假说具有一定的猜测性、或然性。假说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根 据,但开始研究问题时根据往往不足,资料也不完备,对问题的看法 大多是一种推测,还没有经过太多的实践的检验。假说在提出的时候 往往不能断定它是否正确。
(3)假说具有可变性和多样性。假说是一种尚待证明的解释体 系 。在实践的检验下它可能是真理而变成科学理论,也可能是谬误而被淘汰,因此假说是变动的又是多样的,在很多情况下,人们面对同 一研究对象往往会提出许多不同的、甚至是完全对立的假说。
(4)假说具有相对性。从逻辑上讲,凡是没有被科学实践充分检 验的解释体系的理论,都属假说。但所谓实践检验是一个相对概念, 一时一事或一个时期的实践检验不等于充分检验,所以科学理论与假 说之间并无严格的绝对的界限。假说与科学理论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 都是一种解释体系。
2. 假说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假说在科学研究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正如恩格斯在《自然辩证 法》中所说的,“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 说”0。假说对科学研究的重要作用表现为4四个方面:
(1)假说是发挥思维能动性的有效方法。假说是对未知现象及规 律的推测,人们就可以根据这种推测去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进行有 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实验,避免盲目性和被动性。在当代科学研究中 与早期科学研究的对象大不一样,许多复杂对象,如生命、人的思 维、人类社会现象等开放复杂巨系统现象,面对这些复杂对象仅仅用 传统的自然科学分析方法、用观察实验的实证方法往往难于操作,无 从下手,而面对复杂对象采用假说—演译→实证实验方法是比较有效 的。从历史上看,许多科学家一生并未做多少实证性的实验研究,但 却创造了伟大的理论。如拉瓦锡创立氧化理论做了多少实验?道尔顿 创立原子论又实验了什么?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不是从实验室中搞出 来的,也许千百万个随机实验也不会使概率论诞生。
(2)假说是建立和发展科学理论的桥梁。科学理论的发展往往是 通过一系列的假说形式实现的。例如,哥白尼的太阳中心假说、达尔 文的进化论、生物学中的基因学说、原子结构模型假说、夸克模型假 说等不都一一变成了科学理论。不夸张地说没有哪一个伟大的科学理 论最初不是从假说开始的。没有假说也就没有科学理论。
1. 心理和思维研究对象的特殊性需要假说方法
(1)心理和思维研究的间接性要用推测和假说方法去研究它。 心理研究大都不是直接而是间接的。例如,人们通过人的外显行为去 推测人内心的心理活动。通过反应时测量去推测心理活动的信息加工 过程。通过神经影像方法如核磁共振拍摄的图像去判定大脑不同区域 的功能定位,神经影像方法对神经生理是较直接的方法,但对心理活 动研究还是间接的。又如,自我观察的内省方法算是捕捉心理活动信 息的一种较直接的方式,但它所能获取的仅只是显意识中的信息,对 潜意识信息加工内容还是无法获取。潜意识信息加工还是要通过显意 识内容和行为反应去推测。此外,如果进行内省的人不是研究者本人 那么他还要通过口头报告去告之研究者,这样语言表达成了主试和被 试的中介,凡不能用语言表达的信息将不被传递,这还是间接的。间 接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决定了人们的判断或研究结论都带有猜测性,多 种可能性。例如,同样人或动物的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心理活动内容产 生,而不同的行为可能是同一种心理内容信息在支配,以行为推测心 理活动内容并不可靠。又如以反应时判定心理的信息加工。如果信息 处理是串行的,是线性累加关系,那么,可以用它推测加工的各个阶 段。但是如果信息处理不是串行而是并行的,或者是串行与并行混合 的情况,那么反应时的指标就不能很好的反映心理活动信息加工的实 际情况。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不但没有排斥猜测与假说而是经常在猜 测与假说基础上进行研究。目前在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倾向似乎只有 实证性的实验研究才是真正的科学,而对其它研究方法如假说方法不 屑一顾。殊不知人们进行的许多实证性实验研究其前提其实也是假 说,例如,谁能证实心理活动中有所谓信息加工调控中心?谁能证实 物理符号理论,但是,认知心理学不也经常在这种信念下从事实验研 究吗?认知心理学提出了那么多的模型不都是些假说模型吗?
(2)心理或思维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要用假说方法来研究。 心理现象发生于人脑之中,当人们试图打开大脑或通过输入信息等变量的时候,实际上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心理活动,在介入条件下,它已 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心理活动了,这是造成心理活动研究比较困难的 原因。目前,作为技术层面的研究方法,人们大都是控制信息输入变 量、控制神经活动变量(如损毁某些脑部位)、控制化学活动变量 (改变某些化学分子的作用)即介入法来研究心理和思维活动。研究 心理活动各种变量之间的关系,用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去 推测心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多变量的产物很难说得清楚,这本质上还 是要用假说猜测→实证方法才行。此外,认知心理学普遍采用的功能 模拟方法也离不开猜测和假说,如黑箱和灰箱方法,根据输入(外部 作用)和输出(人的反应)来判断人脑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功能方法 实在是不得已采用的方法,人们不是不想知道心理活动的内部机理而 是它太复杂了,我们目前对它还知之甚少。在现有的理论和方法下, 人们面对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对象,思维现象是其中之一,实在是没有 更好的方法。黑箱和灰箱方法、猜测与假说方法加上实证的方法,不 失为一种明智选择。除非我们干脆不研究此类现象,否则只能如此。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