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宋老师羽毛球课程 3合1精品提高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中国哲学寻求的是“生命之道”。“道”是人对自身生命意义 与方向的觉解与把握,这种把握可以是一种知识,但“道”的作 用不同于知识的作用,“道”是需要行的,如果不按着“道”去 行,“道”就没有意义,就等于无“道”,知“道”就等于不知 “道”。所以,求“道”必然要履“道”。正因如此,中国哲学不 是纯粹的知识,如果从知识上说,那也是完善人的生命的实践知 识。在中国哲学思想里,“行”与知是同等重要的,有时“行”
的地位甚至超过知。重视生命完善的实践也是中国哲学的重要 特 质 。
中国哲学中关于“行”的问题有许多说法,儒家所说的“躬 行践履"、“工夫”;道家所说的“体道”、“践道”;佛家所说的 “内证圣智”等等。这些说法可以统一说成是对“道”的实践, 但实践一词由于西方哲学的关系已被赋予了太多的内涵,同时也 不足以表达中国哲学中“行”的全部思想,所以我们不用实践来 表达中国哲学中的“行”。中国哲学中的“行”的思想包含两个 方向的内涵, 一个是对“道”的把握,即如何得“道”;一个是 对“道”的践行,即如何行“道”。对于前者,我们用“修”来 概括;对于后者,我们用“为”来概括。“修”是“修道”、“体道”、“修身”,“为”是“为道”、“为学”、“为人”。“修为”蕴 含着中国哲学中“行”的两方面内涵,用来概括“行”的思想是 比较恰当的。
知行问题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问题,这一问题以往多被当成 是“认识论”问题,即认识和实践的关系问题。这种理解完全是 一种西方哲学的思路,与中国哲学并不相应。如果单说“知”的 话,还可以说是认识问题,但“知行”问题在中国哲学中根本不 是西式的“认识论”问题,而是知“道”与行“道”的问题。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