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生松舞蹈课程 新疆舞教学
“发现”的哲学的问题,是在人与“世界三”关系中的问题。 人作为历史的存在,除了自己过去的经验及他人经验的传递外, 能够对人的存在产生影响的历史基本上是保存在“世界三”中的 历史。“世界三”中的历史对于人来说更多的是资源的意义,对 这种资源的了解和传递是学问的一种。可以把这一方向上的哲学 称为“历史论”路向,但这一路向并非能够产生真正哲学思想的 路 向 。
区分四种哲学的问题,只是为了更好的理解哲学、接近哲 学。其实,四种问题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终极根据, 这种根据既是“事实”的根据又是价值的根据。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哲学具有“元”的性质、“形而上”的性质,也正是在这种 指向的一致性上,由四种问题产生的“形而上”的“元”思考才 都可冠以“哲学”之名。在四种问题中,第三种问题应是哲学的 核心问题。第一种问题所要寻找的科学意义上的根据是不存在 的;第二种问题所要寻求的实践的根据、价值的根据都应从第三 种问题中得来,因为只有第三种问题才保证了个体和人类的统一 性,只在第二种问题中寻找根据就会导致要么从个体出发要么从 社会出发,结果都是片面的;第四种问题,从真正问题的意义上 只是为第三、二种问题的解决提供思想资源,而第三种问题如果能以“人是什么?”这一问题为代表,则其思考结果必然是带有 知识性的答案,尽管这种答案不是实证意义上的而是解释意义上 的。因而,虽然第一种问题本身的思考对哲学没有意义,但其寻 求确定知识的指向对哲学则是有意义的,哲学寻求根据就是寻求 确定性,只不过这种确定性不是永恒的确定性,而是历史阶段中 的确定性;确定性只能通过明确的知识表达出来,只是这种知识 不是永恒不变的真理,而是经过共识性理解后的解释性知识。这 表明,第三种问题本身是有永恒性的,而对这种问题的回答则不 具有永恒性,这是由这种回答的解释性决定的,在根本上也是由 时代精神决定的。因此,第一种问题要寻找的能够实证的永恒答 案只能是幻想。但是,我们也不能因知识论而一般地反对知识, 知识是必要的,从知识到知识的知识论是不必要的;存在论、生 存论及现象学都不过是使哲学回到问题,回到真实的起点,而解 释学也不过是对哲学所要求的结论的性质加以限定。在这个意义 上,可以说,现代西方哲学只不过是做了使哲学返回自身的工 作,真正在这个意义上的哲学尚未开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