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泽学长文化智慧课

admin 0 0
云泽学长文化智慧课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云泽学长文化智慧课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如何获得生存资源是他们面对的最大 问题。由这种问题所产生的生存“忧患”也要通过“虑”来寻求  解决之道。这样的“虑”就表现为“算计”之心,也就是“动 心眼”或者用现代的说法就是“博弈”之心。由于这种“虑”, 人的本性中良善的一面被遮蔽了,人与人的关系中充满了伪与 诈。在这样一种情境中,“虑”成了带有贬义色彩的词语。郭店 楚简《性自命出》中言:“凡人伪为可恶也。伪,斯吝矣;吝, 斯虑矣;虑,斯莫与之结矣。”郭店楚简《语丛二》中言:“倍生 于虑,争生于倍,党生于争。”似乎“虑”是导致伪诈的根源, 因而在郭店楚简《老子》中提出要“绝诈弃虑”,后来的道家还 提出“无思无虑”。道家以“绝弃”的方式提出了复归于“朴 始”的解决之道,但这种反向的带有消解问题色彩的逃避方式是 不足以解决问题的。儒家则以承当的精神积极应对这种由生存问 题引发的人的心性上的问题,从正向的方面把问题引到对“生命 之道”的思虑上,以对人存在着善根(仁)善性的理论把人引向 心性的自我修养上来,进而通过人的自我修养达到绝弃伪诈之恶 的目的。这正是《大学》强调“正心诚意”的用意所在。也正是 在儒家的方向上,“虑”不再是恶的来源,反而成为“得”的方 式。如果把儒家思想理解为“生命之道”,那么其“得”的方式 也就是“虑”。

当然,儒家思想并不是简单的应对现实之策略,而是蕴含着 对人的生命问题的深沉感悟,这种感悟凝结成一种对“生命之 道”的理解。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儒家思想才具有超越历史时空 的生命力,这种思想也才对于当代人仍具有发自人的生命本身的 感染力。这也说明,当代人仍然具有生命问题,儒家之道仍然可作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在这个新  的时代继续寻求我们自己的生命之道,人类的生命之道。要达此  目的,“得道”之“虑”的思想方式是首先需要继承的。“虑” 在当今时代仍是在生存问题的解决上被使用,也仍是导致伪诈的  根源。解决这种问题就应把“虑”重新提升到“形上”的层面寻  求根本的解决问题之道,而学会在“形上”的方向上“虑”,也  就是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方式的继承。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2443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