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先生十孔口琴复音口琴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中国先民认识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经历了复杂的过程。 他们在当时所处环境的日常生活中,仰观天象,俯察地理,近 取诸身,远取诸物,力图把握天、地、人、物、我等各种现象 与关系,特别是身边的现象及现象间的联系。
人类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利用占卜来预测吉凶,占卜使 用的道具各异。三代时人,遇到祭祀、征战、农事、商旅、婚 嫁诸事,常以龟占卜,以蓍占筮。例如殷人常用龟卜,即在龟 甲上以刀钻洞,以火烤之,从龟甲裂纹的形状变化,判断所卜 问事的吉凶。殷墟甲骨卜辞就是一些占卜结果的记录。周人并 用龟卜与筮占。所谓筮占,是以蓍草的排列组合方式的不同, 来对占问事加以解释、判断或推理。筮辞记录下来以后,被编 成不同的筮法体系,以后的筮占还要根据经过编排的筮辞,对 照着查看、推演。卜法、筮法各有不同的系统、不同的规则, 卜筮者的主观臆测当然也加入其中。
爻与爻、卦与卦之间,也反映了作易者或编纂者的相互联 系、相对相关、互补互动的意识。乾与坤、泰与否、谦与豫、 剥与复、既济与未济之间,都是两两相对、相互关联与转化 的。泰卦的卦象是乾下坤上,本身是吉卦,象征天地阴阳交合 通泰。但九三爻指出“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即注意平与陂、 往与复之间的变化,没有一直平坦而不陂斜的道路,没有永远 向前而不曲折反复的进程。上六爻为变爻,喻象非常不好, 贞吝(即贞问不利)。否卦的卦象是坤下乾上,天地阴阳不能 相交合,万物不通,闭塞,本身是凶卦。但九四爻开始转好, 九五爻指出:“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休” 是喜庆。意思是能注意到闭塞而加以警惕就是好事,所以大 人吉。警惕着危亡,就会像系缚在丰茂的桑树上一样稳固。 上九爻为变爻,指出闭塞不通之时不会太长,开始不利,而后 喜事就来了。
《易传》是关于《易经》的解释性的著作,包括《彖传》上下、 《象传》上下、《系辞传》上下、《文言传》、《说卦传》、《序卦传》、 《杂卦传》等七种十篇文章,被称为“十翼”。这十篇文章不是 一人一时之所作。据专家们研究,当与孔子与孔门后学有关, 形成并流传于战国时期,定型于汉代。汉代经师把《彖传》《象 传》《文言传》的内容附在相应的六十四卦经文后面,起注解作 用,其他传文仍独立成篇。《易传》是一部哲理方面的书,集中 阐述了形上学、宇宙发生论、生命哲学观、道德哲学与思维方 法论,其中不少观点与概念对后世影响甚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