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先森课程 钢琴高级演奏法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天上的日月、风雷、云雨,地上的山川、草木、 鸟兽等物及其形态,不停地变化。阳刚与阴柔的力量相互摩擦, 八种物象相互激荡。雷电鼓动,雨水滋润,日月运行,寒暑往 复。阳之道成为男,阴之道成为女。阳气成为伟大的原创性的 力量;阴气相承顺与协调,造作万物。乾坤共同创生万物,但 只是以简单平易显示其智慧与才能。《易》模拟宇宙无边无涯; 从远处讲无穷无尽,从近处讲洁静而端正;在空间上无所不有, 广大如天地。乾阳静止时专一,活动时刚健,具有“大生”之 德;坤阴静止时收敛,活动时开辟,具有“广生”之德。乾坤的 大生广生之德与天地相匹配,其变通的道理与四时相匹配,其 阴阳的道理与日月相匹配,其平易简单的道理与人的最高的智 慧相匹配。
《周易》特别重视交感。在否卦中,天在上,地在下,天地 分割、对立。在泰卦中,地在上,天在下,天地交泰而融合。 由阴阳、天地二气感通交合,自然生成宇宙万象的过程、道路 即是“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盛德大业至矣哉!富有之 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同上)“阴阳”不是 “道",“一阴一阳”才是“道”。“道”就是阴阳之气运动不息、动 态统合的过程。这是生命之道。其生育万物的德业无以复加: “富有”指在空间上广大富有,大而无外;“日新”指在时间上悠 久无疆,久而无穷。这即是"可大可久"。阴阳之道化育万物, 不断地新陈代谢,这种状貌就是“生生",就是“变易”。
《周易》的智慧强调事物动态过程的通达,防止否塞不通。 魏晋玄学家阮籍把《周易》看成是“变经”,即善于把握变化之道 的书。宋代诗人、易学家杨万里在《诚斋易传》里强调《周易》的 “通变"思想,发挥"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通变” 是人们主观上对客观事物变化过程中的应对之方,努力引导事 物向理想的状态发展。
古代易学家说"易一名而含三义",即变易、不易、简易三 重意义。宇宙、社会、人生的普遍之“道”是生生不已的发展变 化,创造趋新,变动不居,“感而遂通”,"穷则变,变则通,通 则久"(“变易”);世界上只有永恒变易是不可改变的客观法则 ("不易”);这个法则并不复杂(“简易”)。“天地之道,贞观者 也。”(《系辞下传》)即是说,天地的道是以正示人的。天下人 的行动,端正在一个"道"上。
宇宙大化流行,变化日新,人学习天地精神,参赞天地之化育。创造发展,趋时更新,生生变易,通达顺畅是《周易》的 根本精神,也是《周易》的生命哲学。“《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 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 为典要,唯变所适。”(《系辞下传》)《周易》之书不可离开,其 道是变动不居之道,其卦爻的象征性是多样的,不可拘泥于某 一种象征意义;其爻周流于六位之间,或升降,或错综,在上 下位置上没有定准;卦爻变动象征宇宙万物及其内部力量的阴 阳消长、刚柔相推、流动转换,没有定规;世间没有什么不变 的教条,只有发现、适合、因应、把握事物的变化之道。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