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辉羽毛球课程 全民小飞侠教学视频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数千年来,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积极进取与拼搏精神, 激励着中华民族克服重重困难,百折不挠,建设好自己的家园, 并与内外各族群和谐共处,向人类的理想迈进。《易传》又提倡 革新意识,主张“革故鼎新”,肯定汤武革命顺天应人。这都彰 显了刚健进取的精神。
与自强刚健、创造革新精神的乾德相辅相成的,是宽容大 度的包容意识,即厚载的能力,这就是坤德。“至哉坤元,万物 资生,乃顺承天",坤元即顺承乾阳之气而变化,有合作、包 容、资生、资养万物之力。"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指厚实的 大地,能承载万物,地德与天德相结合,其作用广大无穷。中 华民族厚德载物、胸襟开阔、兼容并包的精神,表现在长期以 来多民族的融合及与周边国家、民族的和平共处上,体现在儒 释道三教的和谐共生上,也体现在对外来文化的心态上。
"作《易》者,其有忧患乎?""《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 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系辞下传》)周文 王在美里被囚禁时,忧而演《周易》。人在困顿中才有忧患感。 中华民族迭经忧患,在忧患中有强烈的文化复兴意识,使国 家、民族傲然挺立起来!徐复观先生指出,"忧患意识"表现在 “敬”“敬德”"明德"观念中人的精神集中,对事的谨慎、认真 的心理状态,由信神而转为人的自觉,乃殷周之际从原始宗教 挣脱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之跃动。由此凸显的是主体的积极性 与理性,自觉反省,对自己行为负责。这种人文精神自始即带 有道德的性格。
《乾卦》“潜龙勿用”,“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这里表达了一种勤勉、低调、谦和的品格。《谦卦》集中赞颂谦 德,认为"谦”是人类高尚的品德,有了它,处事无所不利。“谦 谦”,指谦而又谦的君子,可以度过艰险,得到吉祥。“鸣谦”, 指有盛名而行谦德,自能得吉。"劳谦",指有功劳而能谦让, 君子有善终。施行谦德,则无不利。中华民族的美德中尤重谦 德,反对骄傲、盈满。《彖传》重申福谦祸盈的道理,揭示“谦受 益,满招损”的人生哲理。
《易传》哲学继承儒家的“修人道以证天道”与“明天道以弘 人道”的传统①,把天道与人道统一了起来。“一阴一阳之谓道。 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成性存存,道义之门。”(《系辞 上传》)这里讲的是天地阴阳之气使万物得以生、成、长、养; 人承接天地之气,继承“道”而参与、赞助天地万物,那就是 善;成就天道的事业正是人的本性。《易》道即天地之道帮助、促 进、贞定万物各自的本性,保存万物的存在。道义正是从这里 出来的。在人性论上,这就寓含人的善性源自天道,源自宇宙 生生之德,同时又强调人的后天努力,效法天道、扩充其性的 双重含义 。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