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墨插画师课程 厚涂唯美写实插画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止,所达到的地方(或境界),人应当行其所当行,止其所 当止。这里说,明白了要达到的境界,然后志向就能立定。志 向确定了,然后心意才能宁静。心灵不浮躁、不妄动,然后情 感才能安和。情性安和了,然后对事物才能详细考察。思虑周 详了,然后处理事物才能恰当。此句讲:通过止、定、静、安、 虑的修养工夫,能得到大学之道,得其所止。事物有根本与枝 节,结局与开端。人应把握学问修养的主次先后、轻重缓急, 即可接近大学之道,也就是至善之道。
三纲领从主体与客体、对己与对人两方面阐明大学之道。 “明明德”是对己而言,彰明德性,培养仁德。“亲民”是对人而 言,不断以自己之德教化人民。目的是“止于至善”,使人人能 明辨善恶、是非、义利,达到大学的崇高理想。
古代想要把光明的德性彰明于天下的人,首先要治理好 他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要整齐他自己的家 族。要和谐、团结自己的家族,首先要修饬他自己。过去的家 族很大,家族内矛盾复杂,要摆平很不容易,这就要有牺牲与 奉献,特别是主持家政的治家者,包括其长子长媳等人的牺牲 与奉献,这就要修养自身。修身的“身”是个体,儒家的个体不 是原子式的个体,而是整体中的个体。儒家重视道德自我,即 道德主体。要修整自己本身,首先要端正他自己的心灵。要端 正自己的心灵,首先要诚实他自己的意念。要诚实自己的意念, 首先要充实他自己的知识。要充实自己的知识,在于穷究事物 的原理。“格”:来也,至也;“物”:事也。这里的“格物、致知、 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的“八 条目",即八个步骤, 一环扣一环,环环相扣。八条目的枢纽是 修身,修身是中心环节。格、致、诚、正、修,是道德修养的 内圣学;齐、治、平,是建功立业的外王学。
这是前面所讲八条目的逆推。“壹是”,即一切。"厚",丰 厚,引申为重视。"薄",淡薄,引申为轻视。"所厚者",即 “本”也,指修身。“所薄者”,即“末”也,指身外之物,包括齐 家、治国、平天下。这是说,从天子到普通百姓, 一心所要行 的,应当都是把修养自己作为根本。本已乱,末就不能得到治 理。本立则道生,本乱则国乱。应该重视的是修身,切勿本末 倒置,把修身放在末位。这就叫作知道根本的道理,这就是道 德之知的极致。
以上是《大学》的总论,首论三纲领,次论八条目。其中也 论及达到至善境界的方法与次序(知、定、静、安、虑、得), 以及三纲领与八条目的关系。对内修已,格、致、诚、正、修, 都是明德之事,不断达到至善的境界。对外治人,齐、治、平, 都是新民之事。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