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建利英语课程 单词词根库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我想从元方法的角度强调一 下中国管理智慧的整体观、有机系统观、动态平衡观、相互补 充观。中国哲学把世界看成是开放的、交融互摄、旁通统贯、 有机联系的整体。中国管理学不把管理对象看成是孤立、静止、 不变、不动或机械排列的。
中国先哲用"阴阳互补"的方式表达事物之间的基本关 系——两种力量相互对待又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又相互辅助, 相互联系、互为存在的条件。《周易 ·系辞上传》指出:“一阴一 阳之谓道”,"阴阳不测之谓神"。这表达出事物运动变化的原理 是阴阳两种势力之间的相互制约、补充、调剂、作用。阴阳互 动、消息盈虚则表达了事物联系和关系的客观性和过程性。 一 般地说,阳性代表肯定的、现实的力量,阴性代表否定的、潜 在的力量。阴与阳相互协调、辅助。阴阳互动表达的是一种宇 宙秩序。宋代科学家沈括指出:“阴阳相错而生变化”;“阴阳合 德,化生万物者也。”(《梦溪笔谈》卷五)在自然、社会、人的 生命等一切现象中,莫不有相依相待、对立统一的阴与阳两大 势力、活动、能量或信息;它们的交互作用,使得事物发生形 形色色的变化,是万事万物形成、存在与发展的内在原因和内 在根据;自然之道、人事之理、生命之则,正是阴阳二者的统 合、和合,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相互克服,相互转化。任何 一方偏胜,不能“交通成和”,则失去了"阴阳大化”的秩序性。 阴阳失调,就会发生问题,而不能使“物生焉”。因此,人们要
善于“燮理阴阳”,即调和、调理事物最根本的联系与关系。
“五行生克”的关系亦表达了整体系统的管理智慧。五行指 具有水性、火性、木性、金性、土性的五气(五种物质、力量、 能力、势用)的活动、功能,彼此间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 转化、相互克制的原理及其与阴阳、四时、万物生长收藏的关 系。推衍到王朝的兴替、政治的治乱,则重视数种力量的相互 平衡、制约;运用于人的身体,则强调五气、五脏的相生相克、 协调、平衡,并以此解释生理、病理、精神心理等。这就涉及 到事物之间的有限的直接联系与无穷的间接联系。
阴阳五行学说主要用于说明世界的生息变化,指出自然界、 人类社会、人的身体的现实存在和未来趋势是由显现或潜隐的、 肯定或否定的、性状各异的不同物质、因素、动势、能量之相 互作用所决定的,并随着多重因素、力量,尤其是内在的正反 动势的彼消此长而变化。这一学说肯定事物内外力量、功能的 差异性、多样性、流动性及物质、能量、信息相生相克的动态 秩序,捕捉转化的契机,预卜其过程和前景,促进事物向好的 方向发展。阴阳五行学说还特别重视人事条理与自然秩序的相 互关联、相互感应。例如中医不仅把人体各经络、各腑脏看成 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而且把人与自然也看成是一个相互联 系的整体。五脏之间亦有相生相克的关系, 一方偏盛,可能引 起另一方偏衰,此脏之病,问题可能出在彼脏,因此反对头痛 医头,脚痛医脚。这对社会管理和企业管理也有一定的启迪。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