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练长高训练营拉伸长高 潜能激发课程 课程分享,网盘分享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管理模式、管理制度深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的影响, 中国独特的文化、政治、经济等要素决定了中国企业管理的中国特色。深受外部 环境影响的企业组织内部的环境直接影响着管理者的行为方式。下面的内容阐 述了中层管理者所处的组织环境特征及其对中层管理者的要求,从中我们可以 看到中国企业中层管理者的角色和职责:
(1)和谐导向。传统的儒家文化时刻影响着我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维 持组织的和谐是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的法则,它包括不做不符合自己身份的 事情、顾及到对方的面子,懂得忍让,不直接表达对他人的负面评价。如此的话, 在人际互动中,要求人们谨慎,以免冒犯他人。对于中层管理者来说,他们既要 维持自己与组织中多位成员之间的和谐,又要维持组织成员之间的和谐(上级之 间、下属之间、上下级之间的)。此外,他们还需要在一种为了和谐而不说“真话” 的情境下发现“托辞”背后的真实原因以维持整体的和谐。
相对于民企和外资企业,在国有企业中,和谐导向对中层管理者的影响更为 明显。原因主要是:1)对于国企而言,即使是上市的公众公司,除了经济目标 外,还承担着“维稳”的政治目标,保证组织内的员工不出“不和谐”的乱子;2)国 企的员工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一种权利,而非一种机会。在这样的文化里, 如果管理者使用职位职权采取处罚措施,很可能使员工觉得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威胁而产生不和谐的情况;3)管理者无法对其下属行使有效的人事管理权力, 也就说对不合格的下属,管理者没有将其调离或辞退的权力。这样的环境中,维 持和谐是管理者的工作目标之一。
在中国的民企和外资企业中,维持和谐不是中层管理者的主要职责,这一工 作更多地依靠这两类企业所在地的政府层面的有关部门来承担。在民企里,企 业老板更看重中层管理者的忠诚和业绩,中层管理者对下属有较高的职权影响 力;在外资企业的文化中,他们对“不和谐”有更高的宽容度,甚至还鼓励不同的 声音,中层管理者靠业绩和自身的能力吃饭,而且他们在组织上下级之间的互动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关系本位。“关系”也是传统文化留给我们最典型的一份遗产,“仁者” “仁义”中的“仁”的意思是两个人在一起才成其为“人",也就是说我们是没有“被 动的自我”的,而是存在于相互牵制中的“人际自我”。
对关系的依赖和对规则的漠视增加了组织的模糊性和复杂性。处于其中的 每个人的工作难度随之增加,一方面,人们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建立关系来 帮助自己完成工作或者避免自己在完成任务时碰到别人的不配合;另一方面,私 人关系的建立很可能会极大地破坏组织的制度和有效性。值得注意的是,中国 组织中的“关系”不只是指互惠法则下的建立起来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还包 括一种上下级之间的依附关系,人们通过这种依附关系来维持组织秩序。依附 关系不仅包括下级对上级的依附,还包括更为复杂的管理者之间的相互线条上 的和跨线条的交叉性的以非正式组织为特征的依附,以及上级对下级的依附。
在以关系本位的组织中,中层管理者工作的难度是最大的,他们如果不能清 楚地了解组织结构图背后复杂的无形的“关系网络”,很可能触及到一些人的利 益和感情,而导致的结果是:不仅工作无法顺利展开,还可能会危及自己的职 位。在这样的环境里,中层管理者一旦碰到自己的下属后面有更高层级的人的 保护的话,那么对这样的下属的控制权就会被“剥夺”,导致制度的无效。中层管 理者在“组织的关系网”中的依附关系更为复杂,他们要顾“上",还要顾“下”,同 时还要顾“左右”,如此的话,他们还有多少精力和时间来顾“任务”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