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证监会公布《科创属性评价指引(试行)》修订,明确规定:
限制金融技术和模式创新企业在科技创新板上市。房地产和主要从事金融和投资业务的企业禁止在科技创新板上市。
这意味着房地产企业进入a股的另一扇门已经关闭。
房企表面上看是巨大的,但实际上如果贷不到款,或者借贷能力太弱,那就只有死路一条。2020年,房地产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即使是龙头房地产企业也资金不足。去年,恒大等地产企业因资金问题成为热点新闻。中小房企就更不用说了,2020年将有470多家房企破产。
因此,毫不夸张地说,一个开发商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融资能力。
住房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
1.购房价格:出售新房时从购房者那里获得的钱。
2.银行贷款:不能用于征地。
3.债券发行:一般只能由较大的房企发行。
4.非标准融资:信托融资比较常见。
5.海外融资:在国外发行债券。
6.股权融资:a股融资或港股IPO
目前有几种融资方式在收紧。在“三条红线”下,根据RealData的统计,海外债券发行规模下降43.5%。此外,受益信托网也提供最新数据。一季度,房地产信托发行量大幅下降26%。
这是借贷方面,当然还有钱。房企也可以上市,让投资人做股东,这样拿到的钱就不用还了,也不构成债务,所以开发商最喜欢这种融资方式。
但房地产企业上市早就收紧了,尤其是a股。
早在2010年,楼市调控收紧,证监会要求房企IPO、定增时,需要国土资源部的意见。相当于暂停房地产企业IPO。自2016年以来,只有一家房地产公司杜南地产(古巴)在a股上市。也就是说,按照以前的规定,房地产企业上市a股基本是无望的。
科技创新板开放后,房地产企业原本希望能在科技创新板上市,但现在证监会明确表示禁止,彻底扼杀了开发商。
当然,内地房地产企业也可以另辟蹊径,在港股上市。但目前在港股上市的房地产企业(室内房源股)并不是很吃香。有两点:第一,港股的溢价空间没有a股大。说白了,a股股票贵一点,港股便宜一点,房企钱不多。二是港股收紧房地产企业IPO。比如2020年,内地房地产企业拿到港股票的会比前几年少,审核条件也会变得苛刻。
可见房企融资日趋严峻。
除了融资难,开发商最大的祸根就是“三条红线”的出台。
三条红线是:
1.不含预付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2.净负债率大于100%;3.现金与短期债务的比率小于1。
说白了就是开发商要控制和减少负债。
这样一来,以前靠借新还旧的开发商就更惨了。目前,已经有大型房地产企业出现逾期债务。
房企一方面需要资金,另一方面又需要控制和减少债务,那怎么办?
只能卖出更多的房子,提高成交率。当你看到一个房地产企业时不时的搞促销,所谓的“三折”只是为了抽回资金,缓解流动性紧张。但新房一般都有限价,不仅是最高价,也是最低价,利润率有限。
房企融资不断收紧,甚至关门大吉。是什么
3.对中小房企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龙头房企在融资上有一定优势,而中小房企没有,会增加房企之间的马太效应。经过一轮厮杀,更多的中小房企将被兼并重组,甚至破产。
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官方账号:小白阅读
财经类,有问题可以在底部留言。
本文始于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小白读财经。文章内容属于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贺勋立场。投资者应自担风险进行相应操作。
(负责编辑:李佳佳)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门房产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