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此,静态和动态记者在贵阳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一些人行道上的盲道规划和使用存在诸多问题。
1.这条盲道由障碍物引导
记者在花溪大道北段附近的一条人行道上发现,一条原本一直直行的盲道突然转弯,后面不到一米远的地方出现了一个大型变电站箱。如果一个盲人沿着这条盲道的向导走,他会绊倒并撞到障碍物。
贵州省盲人协会主席王洪波告诉静态和动态记者,立交桥下的盲道太窄,盲道的一侧与梯子直接相连。王洪波说,在沿着这条盲道走之前,他遇到了头撞到天桥台阶的情况。
另外,动静记者在贵阳街发现了很多不合理的盲道路段。短距离内有很多大弯道。盲人在盲道上行走,不仅多次穿越行人的行走路径,给盲人的出行增加了麻烦,还将盲人引向路边的护栏。
2.盲道被城市公共设施占用
在调查过程中,静态和动态记者发现,贵阳市人行道上的一些盲道被井盖等公共设施占用,导致盲道中断或弯曲改道。
3.新建的塑料盲道不牢固
在贵阳花溪大道北段附近,动静记者发现,由于施工原因,只有一半的人行道在通过,塑料制成的盲道不断磨损,一些边缘已经开始脱落,盲人走路容易绊倒。
4.路边摊贩和车辆严重占用盲道
贵州省盲人协会主席王洪波告诉记者,一些市民不知道或忽视盲道的作用,因此盲道经常被临时摊点和车辆占用。在调查采访过程中,动静记者发现,贵阳靠近盲道的地方标有黄色停车线,供车辆停放,甚至有电动车直接停在盲道上,阻碍了交通。
这位动态和静态的记者沿着王洪波每天的通勤路线一直走到公共汽车站。但这条路并不平坦,凸起的铁桩、被人丢弃的大石头、停在盲道上的餐车都可能给盲人带来危险。王洪波说,他最害怕的是滑板车占据了盲道,因为滑板车的扶手离地面有一定距离,正好避开了盲杖的摆动范围,容易撞到腹部。
通过采访,动静记者发现,贵阳市部分人行道存在很多盲道问题,情况不容乐观。贵州省盲人协会主席王洪波说,贵州大约有32.4万名视力障碍者。通过脚的触觉,盲人可以区分盲道上的长行程砖块和提示停车的圆点砖块,从而辅助他们的旅行。王洪波说,盲道在盲人的出行中起着很大的作用,相关部门应该予以重视。
那么,贵阳部分人行道“问题盲道”的规划设计是哪个部门负责的呢?车辆等障碍物占用盲道的行为应该由哪个部门管理?
9月4日,记者致电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贵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表示,他们对盲道问题不负责。工作人员:“这一块我们不负责。规划建设属于规划局,不属于房屋建筑。”
随后,记者通过电话联系了贵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一位工作人员回答:“我们不负责,是交管局,修路。”
随后,记者电话联系了贵阳市公安交通管理局。一位工作人员问同事,告诉记者:“不知道是哪里的责任。我会从交通秩序部给你打电话。我不知道他们是否有责任。问问。”
通过工作人员给出的联系方式,记者致电贵阳市交通管理局交通秩序处。经过了解,工作人员回答说:
“你要去城管局,盲道归城管。”
代表
交通秩序部工作人员:“规划建设时也要参加讨论,主要是因为规划部门负责,交通委员会也可以参加,但人行道主要负责城管。”
最后,动静记者在官网上找到了贵阳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的电话。拨打多次后,出现“欢迎致电贵阳市城市管理局和贵阳市综合执法局”的提示声,但截至发稿时,电话仍无人接听。
那么,贵阳这些“问题盲道”应该由谁来管呢?如何保障盲人的安全?动静记者会继续关注!
记者:
普燕仪
编辑:
望京
编辑器:
飞宇
编辑器:
苏舒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贵阳花溪大道北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