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发布2018年企业声誉研究报告,分析近800个企业声誉热点事件。互联网行业最热门的事件
1月10日,首届企业品牌声誉研究论坛暨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声誉研究中心成立仪式在广州举行。会上,新浪舆情传播/微热点、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声誉研究中心、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计算新闻传播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2018年企业声誉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综合分析了全年近800起企业声誉热点事件,梳理了企业声誉事件的主要特征和企业声誉管理的主要趋势,并提出了完善企业声誉管理的相关建议。
报告显示,从热点舆情事件数量来看,2018年上半年热点舆情事件数量波动不大,总体稳定。2018年下半年,热点舆情事件数量持续上升,12月热点舆情事件数量飙升至全年最高水平。至于舆情热度,全年热度波动较大。11月以后,舆情热度持续上升,舆情事件热度在12月达到顶峰。
特征
一线城市和互联网公司的口碑事件比较集中
报告称,从地域分布特征来看,企业声誉热点事件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国际化趋势显著。此外,在吉林、浙江等省,事件热度的价值也更加突出。
这种地域分布是由于经济发展、媒体报道和行业分布的差异造成的。一是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和浙江等沿海省份经济发达,商业环境和条件完备。企业活动的频率和市场知名度高于其他城市,热点事件频发。其次,一线城市和沿海地区的传播力较强。与其他地区相比,北上广等发达地区的事件更容易广泛传播。
除了明显的区域差异外,企业的行业类别也与企业声誉事件的热度分布显著相关。报告显示,信息技术与软件服务业、制造业、金融业位列热点事件涉及行业前三,这些领域的企业声誉热点事件占比远高于其他行业。
报告还指出,2018年企业声誉热点事件中,负面事件占绝大多数,中性事件次之,正面事件最少。从这个角度来看,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日常公关活动中对企业声誉事件的关注较少,这对企探讨**热门事件业声誉的形成和维护产生了不利影响。
纵观2018年备受争议的企业社会事件,管理质量、资本运营和产品服务无疑是公众关注的焦点。对于公众来说,企业的衡量和信任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领导形象、服务质量等因素密切相关。
趋势
用户参与是信誉评估的核心
随着公众参与互联网公共热点话题讨论的热情日益高涨,网络舆论的力量对企业形象的构建有着更深层次的影响。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的关键之一是深刻把握公众群体的关注焦点,及时与公众建立良性的沟通渠道。
报告显示,用户参与意识是企业声誉评估的核心要素。在消费过程中,应该如何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参与感和仪式感?报告称,这要求企业改变传统的沟通方式,连接、积累和组织用户。企业通过用户参与机制,将用户直接连接到产品升级迭代的具体环节,让用户真正体验到自己的角色
建议
企业应注重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
《2018年企业声誉研究报告》在指出企业声誉事件的特点和管理趋势的同时,也为企业加强声誉管理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第一,利用好行动沟通,塑造企业家的个性化形象。企业家的个人形象和素质对企业声誉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企业家个人形象与企业声誉的捆绑模式是一把双刃剑。企业家作为公众人物,需要时刻保持良好的形象,言行谨慎。报告建议,企业家应该利用好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来打造自己的品牌,积极参加高质量的峰会论坛来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积极参加慈善活动来建立自己的企业声誉。
第二,利用大数据提高企业信息发布的准确性和全面性。报告建议企业可以积极发布信息,从侧面创造话题,打造企业品牌形象。他们还可以选择媒体密集追踪的时事新闻,主动发布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或数据,以多样化的方式解读事件的主题和背景。
三是适应社区发展趋势,提升企业传播的文化价值内涵。运用适当的文化艺术形式,提升企业传播的文化价值内涵,凝聚文化共识,获得公众认同,构建用户社区,提升企业内涵。最后,报告提到,有必要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公共服务提高企业声誉。
报告指出,“信任”是企业获得持续积极支持的风向标,信誉是企业最大的财富和力量。企业应坚定不移地专注于高质量、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并将产品和服务与企业管理和企业公民行为联系起来。同时,应建立规范的舆情管理和危机预警机制,构建联动的企业声誉管理平台,在危机发生前做好充分准备。(实习记者龚)
【探讨】热点事件舆情反转频现 传统媒体人如何提升
网络作为人们表达意见的平台,由于其虚拟性和草根性,已经成为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信息可以快速传递,但另一方面,信息的客观性和准确性难以保证。在围观者的媒介素养有待提高,部分信息的真实性尚未得到验证的情况下,舆论变得越来越不可预测。
尤其是涉及民生的话题,如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教育等。网民习惯性的质疑使得激进言论不断涌现。个别事件一旦被放大,往往会像病毒一样传播,直接影响人们的认知,认知偏差进一步加剧网民的情感误区,从而失去理性判断。
舆论逆转频繁发生,
传统媒体话语权被稀释
2016年,《牛津词典》评选“后真理”一词为年度国际热词;2017年,柯林斯词典将“假新闻”列为十大新词。在社交媒体的传播中,新闻的反转一次又一次的发生,而本应负责权威发布的传统媒体话语权却被淡化和削弱。新闻的不断反转从侧面展示了当前媒体的生态现状: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变形和变形,而此时人们还没有清楚地识别事实,澄清原因。
传统媒体人重新定位,优势互补
当传播方式和舆论生态发生巨大变化时,传统媒体人除了改变别无出路。传统媒体人需要认识自己,认识自己,重新定位自己,扬长补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找到自己的坐标。
(1)初期时效性滞缓,权威公信力占主导地位
以往突发事件的“第一报道”和“第一地点”往往来自权威传统媒体和专业记者。如今,社交媒体往往成为突发事件的起点。有时,记者不再是第一个到达现场的信息发起者,但任何一个在现场的人都可以通过使用社交媒体成为信息发起者。
虽然传统媒体的初始优势和时效性优势趋于弱化,但传统媒体的公信力至今无法动摇。工信部网络舆情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媒体公信力调查报告》显示,用户对互联网信息的整体满意度仅为%。除了虚假新闻,头条党、植入式广告、新闻炒作、“三俗”信息是网民最反感的新闻形式。
调查显示,在各类媒体品牌中,中央媒体的用户信任度最高。总体来说,网络媒体还远没有达到网民的预期;中央媒体的整体媒体满意度高于商业媒体,商业媒体平台只有少数媒体排在第一阵营。网民最关注信息的真实性、时效性和权威性,对网络新闻的严肃性和可信度最不满意。
从调查结果到媒体一线,传统媒体往往成为“反向新闻”中虚假新闻的终结者。因此,传统媒体应充分发挥信息资源优势,确保及时准确的发声。
(二)“独占”能力减弱,专业优势明显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仅媒体可以成为信息来源,社会和信息互动平台也为新闻当事人提供了一个声音渠道。由于很多新媒体的审稿流程的压缩和简化,对稿件质量的要求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容易导致各种信息。
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强调记者要面对面采访新闻当事人,尤其是一些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事件,往往是记者实地采访调研后发出,再进行选编,这也体现了传统媒体人普遍具备的专业编辑能力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天津滨海新区“2015 . 8 . 12”爆炸事故发生后,关于爆炸的图片和新闻瞬间充斥网络,各种转发和评论迅速跟进。微博和微信出现在一个“刷屏”的年代
以前传统媒体的传播渠道相对简单,现在逐渐开始运营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在打造“两个微终端”等分销渠道的同时,他们在新媒体经济下合作生产,共享资源,分享“红利”。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各大传统媒体充分利用新技术、新手段,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短视频,以媒体融合的形式推出一系列全方位、多角度的报道,爆炸性产品不断涌现。
人民日报短视频产品《中国很赞》 《两会夜归人》从选题到内容都在刷新。新华社制作的《跃然纸上看报告》,利用剪纸、弹跳书、数据新闻,成为一种独特的新媒体产品;光明日报推出《光明的故事》 《握手瞬间》等一系列短视频,10天浏览量超过8亿,影响广泛;中国国家广播电台“中国好声音”微信微信官方账号推出《王小艺跑两会,一切听你的》,加入互动元素,形成多层次互动效果。这些大胆创新的尝试有效地引导了公众舆论。
传统媒体强化话语权,引领舆论潮流
新媒体环境下,职能部门需要积极为公众提供公开透明的信息服务,搭建良好的沟通平台,即时回应公众的质疑。媒体也要自觉承担起澄清事实、看清真相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传统主流媒体,在信息不清的情况下,要主动识别真假,引导舆论。
传统主流媒体不仅在重大事件报道和突发公共事件信息传播中继续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而且紧跟社会热点、焦点和难点,加强舆论判断,积极设置话题。在报道过程中,要选择好角度,把握好尺度,调整好力度,控制好节奏,化解负面影响,营造和谐的社会氛围。
如今,媒体不仅是记者,也是良性舆论生态的建设力量。只有专业媒体的报道与网民的个性化表达形成良好的互动,才能创造出良性的舆论生态。
今年1月,网上《黄河大合唱》视频的一个“年终奖”版本被曝光,其低俗的歌词和糟糕的表现遭到了公众的强烈批评。中国人民广播电台微信微信官方账号“中国好声音”和“人民日报”客户端,《新京报》等。分别写文章,呼吁尊重历史,不要用民族气节来恶搞,舆论反响强烈。随后,文化部要求对类似的恶搞视频和音乐进行全面清理。在这次舆论事件中,传统主流媒体引领社会传播,倡导先进文化,有利于净化网络空间。
总之,传统媒体人应该是不要忘记自己的主动思维,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使命,紧跟重要事件,捕捉舆论热点,实事求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写出有价值的新闻报道,增强话语权,充分发挥舆论的监督和引导作用。
扩展阅读:
热点事件舆论逆转:
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
自2013年底“老外扶大妈上北京街头”以来,网络舆论领域上演了新闻反转:深圳罗尔事件后被确认为网络营销计划,“中国游客在泰国疯狂铲虾”,“上海女孩逃离江西农村”。特定群体的刻板印象被用来推测有争议的话题。“成都女司机被打”和“山东妇产纱门”只是精选或夸大了一些事实.反转新闻层出不穷,不仅伤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为此,《人民日报》专门发表文章,对舆论反转引发的新闻乱象进行剖析。
为什么舆论经常反转?
扭转新闻盛行的局面,反映了声音大的时代“把关人”角色的缺失。一方面,一些专业媒体运作失范,检查功能弱化,盲目追求启动权和先定义权,将“网上传播”和“网上曝光”的核查工作抛给舆论,一定程度上背离了新闻制作的基本流程和专业精神。另一方面,由于媒体剥夺了主流媒体的话语权,绕过了传统的把关机制。通过夸大和重构一些社会情绪,制造新闻故事,“蹭热点”、“抢头条”很容易成为促成反转事件的因素。
舆论反转伤害了谁?
舆论的频繁反转引起了业界和公众的关注和警惕。张志安认为,由媒体的明显错误造成的舆论逆转将损害媒体的公信力。同时对被举报对象影响较大,即使澄清后也难以完全消除不良影响。
网友“何”评论:“无休止的舆论反转就像一场闹剧上演,伤害了公众对社会的基本信任,损害了公众的知情权。媒体有责任为观众仔细核实信息,而不是迎合甚至助长局势。”
此外,还有一些原本由社交媒体披露的舆情反转剧。专业媒体介入调查后,真相大白。高明勇认为,舆论反转现象也提醒我们,社交媒体时代凸显了专业媒体的调查价值。"这是媒体和传统媒体之间的信誉竞争."
舆论的逆转可以逆转吗?
“舆论的逆转,其实是一个对话的过程。不同的新闻媒体、网民和被报道的人都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王说,过去有媒体报道失误的案例。但由于缺乏话语权,即使报道与事实不符,当事人也只能忍气吞声,没有“翻盘”的可能。“当然,媒体不能放过这种现象。它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核实事实,而不是用某种口气对无法完全确定的事情下结论。”
《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和《关于严防虚假新闻报道的若干规定》等。对“核实新闻信息来源”和“完善虚假不实报道责任追究制度”有明确规定。张志安表示,要解决舆论反转,媒体需要行业共识和制度约束,并在行业内建立和严格执行规范。专业媒体和社交媒体都要遵循基本的专业规范。自媒体要加强平台约束,新媒体平台的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某中央媒体新闻客户端编辑小文介绍,为了避免不真实的新闻报道造成舆论反转,编辑们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规范。比如转发新闻的时候,选择一个口碑好、可信度高的媒体;报道新闻时,不要使用煽动读者情绪的标题,不要刻意引导读者情绪;不要评论没有定论的热点新闻。
网友“酸奶”评论道:“看来你遇到麻烦的时候不应该太忙而不去下结论。还不如理智一点。”张志安认为,对于公众来说,也有必要提高媒体素养。看到新闻,尤其是恐怖的新闻,转发的时候不妨拍半拍。你去问,去想,去搜索,就不会轻易被不负责任的报道所欺骗。
资料来源:中国国家广播电台主编张宇:《舆情反转频现,传统媒体人如何提升话语权?》,《中国广播》,2018年第6期;《热点事件舆情反转:谁在制造,谁在传播,谁在受伤?》,人民日报,删节
正文:李赛克,诸葛
编辑:JUNG WOO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探讨**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