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地方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事件时应承担社会责任,及时、客观、准确地报道突发事件,正确引导舆论,缓解社会矛盾,在帮助地方政府应对事件中发挥催化作用。
第一,第一时间:反应快,舆论稳定
重大紧急情况的紧迫性和强度要求当地媒体在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及时性不仅是新闻的价值,而且在社会预警、减少甚至避免重大危机的发生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地方媒体应努力在第一时间发布准确、权威的信息,稳定舆情,避免公众炒作,牢牢把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在信息时代,任何突发事件都可以在短短几分钟内蔓延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如果你对当地的突发事件保持沉默,不报道,或者掩盖,只会让外媒抢在前面抢新闻,把局面置于被动的尴尬境地。紧急情况无法覆盖或阻止。如果只想着怎么躲,怎么摆脱自己的牵连,推卸责任,或者碰运气,没有及时汇报,往往会导致更加被动的局面。
由于信息接收的先入为主的特点,突发事件往往夹杂着一些令人困惑的谣言,特别容易造成社会舆论混乱。当地主流媒体应该告诉人们发生了什么,政府做了什么,正在做什么,而不是充耳不闻。新闻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记者第一时间以“紧急救援”的精神和速度赶赴报道,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公众发布相关新闻。但是,处方的仓促不是没有判断的仓促。媒体要准确分析突发事件,顾全大局,严明纪律;从对党、对人民、对社会负责的角度判断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精心选择报道的时机、口径、范围、规模,做到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正面报道,起到稳定人心、稳定社会的作用。
二、第一幕:主动介入,明确源头
在重大突发事件中,当地媒体记者应深入现场,获取更多第一手材料,主动介入,准确判断,加强舆论引导。当地媒体通常对报道突发事件持谨慎态度。原因在于担心报道不当会激化社会矛盾,导致不稳定因素,给地方政府添麻烦。这种谨慎是必要的。但由于媒体报道的滞后性甚至失语,导致社会广泛猜疑,导致信息失真、谣言泛滥,对政府及相关部门及时有效应对危机非常不利。重大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要“早讲多讲,白话文讲解”:全面深入客观分析,把握时机,注重方法;对报道强度的处理和把握、切入点的选择、新闻报道的体裁选择要适当,避免产生副作用;用事实说话,快速查询、引用相关专业知识,宁可不报一时难以查证的情节,也不愿误报;语言客观精炼,有亲近感和亲和力,避免使用带有明显感情色彩的词汇;做好与影评人及其领导的核对工作,审核本媒体部门领导;尽量完整的跟踪事件的发展,多角度多层次的报道,挖掘突发事件的积极价值;不搞负面有害的炒作渲染,杜绝可能激化社会矛盾、影响社会稳定的报道。
第三,第一速度:滚动刷新,引导舆论
媒体对突发事件的应对和舆论引导是对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和控制舆论能力的考验。突发事件发生后,媒体应尽快搜索舆论,根据事件的性质、规模和舆论做出判断,及时处理。报道时要尽可能完整地跟踪事件的发展,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客观介绍。建立舆情收集和判断机制,密切跟踪社会舆情和互联网舆情动态,及时反馈情况,评估影响,制定对策,为信息发布和舆情引导提供依据。重视突发事件的网络宣传引导,发布正面权威新闻,组织网络评论员跟贴,积极引导网络舆论。做好突发事件发展滚动报道,不断刷新内容,使事件发展脉络清晰可辨。有了与事件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各方的反应,覆盖面就会扩大。重大突发事件动态报道使受众对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有一个整体而非碎片化的认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把握全局,对事件的性质、发展趋势、应对策略做出正确判断;吸引更多的观众关注事态的发展,关心事件中人的命运,监督危机管理的进展,促使事件向有利的方向转向;有效避免虚假新闻。
第四,第一个高度:化解危机,树立形象
应急报告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战略性的工作。坚持健康向上的基调,遵循及时性、客观性、准确性、合理性、安全性和有序性原则,有效引导、引导和影响舆论,实现新闻传播与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通过全面均衡的新闻报道帮助政府恢复有序的社会秩序。
为了使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有利于政府的整体工作,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稳定,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必须考虑如何对待媒体,利用好媒体,依靠媒体影响和引导舆论,控制局势,稳定局势,凝聚人心。预计当地媒体将有勇气将重大突发事件带来的舆论压力转化为发展动力,通过突发事件报道,将公众意愿和力量凝聚为社会健康发展,引导公众心态和智慧走向稳定和谐、安居乐业。这是报道重大突发事件的价值取向,也是媒体的功能优势和政治责任。
地方媒体要协助地方政府做好接待外国媒体记者的工作,不仅要克服忽视外国媒体、鄙视外国记者的心理状态,还要杜绝拒绝回避新闻采访的消极思想,坦诚自然地与记者打交道,引导他们在前期客观公正地报道,避免突发冲突的升级, 在中期展示应对危机的具体行动,赢得公众的理解和信任,在后期扩大正面宣传,重建声誉,重塑形象。
(作者:宜兴广播电视台)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突发时效性事件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