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局》 解读

admin 2442 0
《终局》 解读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关于作者


  塞缪尔贝克特于1906年4月13日出生在都柏林南部的福克斯罗克,1989年12月22日在巴黎去世。生活在法国的爱尔兰小说家、戏剧家和诗人同时用英语和法语写作。1969年,他以作品《以新小说、新戏剧的形式从现代人的困境中获得崇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史上,贝克特被公认为荒诞派戏剧的先驱和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位大师。


  关于这本书


  法语写的《终局》是一部与《等待戈多》同名的著名荒诞剧。《等待戈多》导演罗氏布兰于1957年4月3日将其搬上舞台,并在伦敦皇家宫殿剧院以法语首次亮相。在这部独幕剧的末世氛围中,有四个奇怪的人:不能坐轮椅的哈姆,站在一旁的瘸腿仆人克拉夫,以及住在垃圾桶里没有腿的哈姆的父母纳格和奈尔。他们互相依赖,却又互相排斥,在这个贫瘠的世界里喋喋不休。哈罗德布鲁姆在《西方正典》中称赞这部戏剧,它比20世纪任何一部戏剧都更深刻地反映了人类的生活状况。


  核心内容


  塞缪尔贝克特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也是现代主义的闭门造车者。他追求极简主义,规划外部世界,触及内心。《终局》是贝克特艺术成就的巅峰。在这部剧中,现代世界被摧毁,老一辈被丢进垃圾桶。整部剧围绕一个主人和一个仆人展开。主人虐待仆人,仆人想离开主人,但他不能一直离开。贝克特巧妙地凝聚了两人之间的多重微妙关系,探讨了人类在绝望处境下的精神状态。


  本期音频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谈什么是最终游戏及其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第二部分讲述局中人的命运以及人物背后隐藏的多层关系。第三部分介绍了贝克特在《终局》之后的一系列更为极端的文学实验,探讨了为什么看似十分悲凉阴郁的贝克特,其实是最坚韧、最励志的作家。


  点按以查看更大的图像,将其保存到您的手机上,或者与朋友圈分享


  序


  你好,欢迎每天听一本书。我今天给你读的书是塞缪尔贝克特的《终局》。


  提到贝克特,人们首先会想到《等待戈多》。时至今日,我们不难理解,从未出现在舞台上的戈多,只是一个代号,用来指代他迫不及待的东西。有学者认为,当贝克特在1953年写下《等待戈多》时,他等待的“戈多”是文学界对他的“认可”。16年后,贝克特于1969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但是诺贝尔奖并不是时间赋予贝克特的最高荣誉。诺贝尔奖每年都颁发,但贝克特在文学史上的成就是独一无二的。他不仅是荒诞派的开创者,也是“现代主义的紧闭的大门”。每天听一本书。在阅读《等待戈多》期间,我已经讲过贝克特作品中的荒诞。今天我们将讨论为什么贝克特是最后一位伟大的现代主义作家。


  现代主义文学强调两点。第一,强调主观感受,不强调客观现实。第二,强调语言,而不是故事。现代主义最著名的手法“意识流”,就是用语言来描述心理意识的活动。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现代主义的先驱,用细腻的语言把整个世界带入意识。贝克特恰好是乔伊斯的同乡和助手,但他的创作方向却完全相反:通过尽可能地挖掘外部世界来暴露自己的内心意识。


  可以想见,乔伊斯的小说世界丰富、复杂、乐观。贝克特的艺术世界干燥、单调、悲观。悲观是贝克特的天性。回头一看,他直接承认:“我没有快乐的天赋”。然而,贝克特对艺术的悲观主义是超越个体的普遍,他写的是人类在绝望环境中的精神状态。


  贝克特的极简主义美学只是在绝望的情况下不符合任何东西。比如在《等待戈多》的舞台上,全世界只剩下一棵枯树。贝克特笔下的人物大多是生命力濒临枯竭的老人,除了回忆什么都没有。他们除了唠叨什么也不做。也就是说,现代主义者所强调的私人感情和语言,恰恰是这些垂死之人唯一的财富。就这样,贝克特的创作将现代主义思想演绎到了可能的结局。


  《等待戈多》是贝克特戏剧创作的起点,今天的《终局》被公认为是他艺术成就的巅峰。下面的解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什么样的“局”《终局》。第二部分,谈局中人的命运。第三部分是关于《终局》之后发生的事情。


  第一部分


  我们来谈谈什么是“终局”。这是一个象棋术语,实际上更接近汉语中的“残局”。有多少孩子被留下来搞得一团糟?没有硬性目标。但是到了最后,需要小心保护的国王成为了进攻的主力。贝克特的最后一场比赛很特别,比赛没有双方,棋子被吃了很久。而且由于没有敌人,国王只能攻击自己的人民。


  这可能有点抽象,让我们具体看看这部剧。《终局》中的老国王名叫哈姆。他统治的“王国”只是一个有很多家庭的小房子。小屋外的世界一片荒芜,死气沉沉,就像科幻电影里核爆后的场景。这部剧写于1957年,当时整个世界还笼罩在冷战和核战争的阴云中。但即使没有这个背景,贝克特也很可能通过对极简艺术逻辑的追求,演绎出这样一个一无所有的世界。对了,哈姆是《圣经》中诺亚的儿子。你一定知道诺亚方舟的故事。总之,哈姆的小屋似乎是人类文明的最后一个王国。哈姆的宝座其实是一个带轮子的旧沙发。他总是坐在上面,早就站不住了。哈姆总是戴着一副太阳镜,但他已经失明了。这样一个衰老残疾的人是怎么活下来的?感谢他唯一的仆人,克拉夫。


  克拉夫是一个残疾的中年人,一瘸一拐的。如果说哈姆是国际象棋中的“王者”,那么克拉夫讲的就是一只“大象”,因为大象走的是一条对角线,瘸子克拉夫似乎很难走直线。但是,克拉夫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永远坐不下来,这和站不起来的哈姆正好相反。克拉夫通常住在厨房,厨房在舞台外面,观众看不到。哈姆一吹哨子,克拉夫就会一瘸一拐地继续等待命令。哈姆的要求琐碎苛刻,有辗转反侧的嫌疑。举个例子,哈姆刚刚醒来,要求克拉夫让他睡觉。例如,他只是告诉克拉夫走开,并立即告诉他回来。比如他必须坐在房间中央,让克拉夫来回推沙发,反复调试。这样看来,克拉夫之所以永远坐不下,与其说是先天残疾,不如说是哈姆长期管教的结果。


  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提出了主从辩证法,每天听一本书来解读。一般来说,黑格尔认为主人和奴隶的地位会随着时间和劳动而转移。这体现在【0x9A8B】:第一幕,奴隶的主人被打,第二幕,他变成了一个依靠奴隶带路的瞎子。但是在《等待戈多》中,虽然哈姆也是盲主,但是克拉夫永远翻不了身。这可能是因为黑格尔的历史一直在发展,贝克特戏剧中的时间已经到了尽头。


  在《终局》的舞台上,除了哈姆和克拉夫,还有两个并排的垃圾桶。偶尔会开盖,弹出两个脸色苍白的老人。他们是哈姆的父母,他们的父亲是奈杰尔,母亲是内欧。他们也是残疾人,在一次车祸中失去了双腿。如果继续国际象棋的类比,不会行动的只能代表已经不属于棋盘的亡者。哈姆把残疾的老父母直接当成字面意义上的“废物”,把他们丢进了垃圾桶。不过,他们探头探脑的样子有点像漫画里的鼹鼠,甚至搞笑可爱。可以说,超现实主义的直白设定缓解了老两口的残酷处境。好了,该说四个角色名字里的玄机了:Hamm字面意思是“锤子”,Clov、Nagg、Nell分别是法语、德语、英语中“钉钉”的谐音。这个名字太戏剧化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锤子虐待三颗钉子的故事。


  在哈姆和克拉夫乱搞的间隙,老夫妇奈杰尔和尼奥打开垃圾桶盖,探出头来。他们试图亲吻,挣扎着离开他们的身体,但他们不能互相接触。他们不得不感叹:“你为什么要日复一日地做荒谬的事情?”对他们来说,唯一的新鲜事就是今天掉了哪颗牙,哈姆有没有代替木屑和沙子在他们的垃圾桶里保暖。另外,老两口找不到别的话题。


  于是内友内哥说:“我要走了。”一个老人没有腿怎么走路?其实所谓“走开”,就是欧洲和中国要躲在他们的垃圾桶里。为什么欧洲如此急于离开?她似乎宁愿一个人在垃圾桶里,也不愿面对和妻子无话可说的尴尬。为了留住妻子,奈杰尔只能再次谈起他蜜月时讲的那个笑话,——。当时,他们笑着把船掀翻在湖中央。此刻,内尤不想再听下去了,但内格尔还是谈到了这件事:


  说有个英国人想做一条裤子过年。裁缝说,四天后来取。四天后,英国人去取,裁缝说屁股要换了。一周后再来。一周后,英国人去取。裁缝说这条裤子必须换了。十天后再来。10天后,英国人去取。裁缝说拉链该换了。明年再来。当英国人退出时,他对裁缝喊道:“凡事都有个限度!六天!上帝创造了整个世界!给你三个月时间却做不出一条裤子!”裁缝也很生气。他对英国人说:“先生,看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这是一条什么样的裤子!”


  这个关于“世界和裤子”的笑话体现了典型的贝克特式幽默,可能不是很好笑,但它有一个奇怪的正面:与其讽刺裁缝,不如指责上帝,批评世界是一个粗糙的作品。我们不要忘记,当奈杰尔复述这个笑话时,剧中的世界已经不存在了。


  如前所述,贝克特的悲观天性导致他和导师乔伊斯走上了截然相反的创作道路,但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主观天性和客观环境。1938年6月,贝克特在巴黎街头被刺,差点丧命。后来,他在法庭上问了这个人的动机,但凶手回答说:“我不知道。对不起,先生。”要知道,当这种情况发生时,任何人都很难发现生活的荒谬,也很难保持乐观。二战后,可以说全世界都被狠狠捅了一刀,现代文明几乎被摧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贝克特加入法国抵抗组织并幸存下来,但目睹了许多近亲和朋友被逮捕和杀害。如果人类没有经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许贝克特会被认为是一个特殊的少数民族作家。然而,可怕的二战后,贝克特的艺术创新成为时代的声音,彻底扭转了文学的潮流。之后,作家可以不用假扮上帝就能经营一个复杂的世界,只需要当好裁缝,为人们的心灵缝一条生存的理由。在贝克特的作品中,这有时被称为“戈多”,有时被称为“裤子”。它们可能微不足道,但没有它们是绝对不可能的。关于世界和裤子的笑话,虽然我分析过,但在剧中并没有逗乐我。但这个老掉牙的笑话让她想起了蜜月时翻船的情景,想起了当时耀眼的阳光和清澈的湖底,她恍惚中喃喃自语道:“好白……空……”然后就死了。她也是贝克特唯一死在舞台上的人。《终局》是一部独幕剧。与《终局》分成对称重复的两个场景不同,欧洲和中国死了整部剧的近一半。对她自己来说可能是一种解脱,但它提醒我们《等待戈多》不会重蹈覆辙。游戏中的玩家不再等待虚幻的戈多,而是等待真正的死亡。在下一部分,我将谈论这个“局”将如何结束,以及汉姆国王将会发生什么。


  第二部分


  尼奥死后,奈杰尔回到了垃圾桶,舞台的焦点再次回到了主角哈姆和克拉夫身上。整部剧的主要冲突是,克拉夫总是声称要离开哈姆,但他不能离开。


  你可能会说小屋外面的世界已经被毁灭了。克劳夫在沼地上蹒跚而行时能去哪里?但别忘了,即使是失去双腿的欧洲和中国,之前也曾试图“离开”,哪怕只是为了回到自己的垃圾桶。克拉夫至少可以躲在他的厨房里吧?要让克拉夫离开厨房,仅仅给哈姆吹口哨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抽象的设定。优秀的戏剧必须建立在人物之间的特定关系上。其实哈姆和克拉夫之间除了主仆、锤子和钉子之外,还有几层关系。请一起听我说。


  克拉夫总是说,我要走了。另一方面,哈姆从来没有挽留过他,而是经常催促他快点走,但有了这样的催促,克拉夫就不能后退了。通常,当克拉夫不带饲料离开时,哈姆会主动问:你为什么不离开?当克拉夫最后说“我要走了”时,他完成了一个循环。你可能见过,——。这显然就像恋人之间的愤怒!贝克特真的说过:“哈姆和克拉夫老了之后其实就是苏珊娜和我。”苏珊娜是贝克特的妻子。


哈姆的名字还可以有第三种解读:哈姆与克劳夫合在一起,便谐音德语中的“钢琴”(Hammerklavier)。也就是说,应该把他们当成一个整体来看。他们固然老是吵嘴,但也一句接一句说得乐此不疲。能说上话,其实挺难得的,尤其考虑到世界末日这个大背景。“你为什么还不走”和“我要走了”这两句话真真假假、反反复复地出现,简直就像一首曲子里反复出现的主题,甚至具有一丝欢快的意味。实际上,不妨把哈姆和克劳夫看成两个相声演员,哈姆是逗哏,克劳夫是捧哏,逗哏照例要欺负捧哏,但两人合在一起,才能完成演出——也就是把这惨淡的日子过下去。

哈姆给克劳夫的命令常常逻辑跳跃,一般人还真未必接得住。比如,哈姆说:开窗!我想听海的声音。克劳夫说:你听不见的。哈姆问:开了窗也听不见吗?克劳夫说:听不见的。哈姆说:那就不值得开窗了么?克劳夫说:不值得。于是哈姆说:好,那就开窗吧!——这段对话和前面那个“世界与裤子”的笑话类似,表面上在说哈姆任性糊涂,但你细细一品,这一唱一和的表演,是不是隐然在说:虽然人间不值得,好吧,但还是先活下去吧!

哈姆和克劳夫偶尔也会对调逗和捧的角色,把梗留给后者。比如,哈姆问:现在几点了?克劳夫回答:和平时一样。——当然“平时”,根本就不是一个确切的时间。不过你往深里一想,这或许说明在此情此景里,确切的时间早已不再重要。老年人就经常记不清时间,每天都在重复着那个看似抽象的“平时”。而在剧中,哈姆轻易接受了这样一个回答,绝不多问半句。这就是两人之间的默契。

相声里有一种包袱,是拐弯抹角地宣布自己是对方的爹。而哈姆也常煞有介事地对克劳夫说:我曾是你父亲。这便是这是两人除了“主仆”“知音”以外的第三重关系。但这个“曾”字,精确得很别扭,什么叫“我曾是你父亲”呢?

哈姆分好几次讲了一个故事。说,在一个寒冷的圣诞节,一位父亲带着孩子匍匐在哈姆脚下,求他施舍一些麦子。当然,以哈姆把老父母扔进垃圾桶的做派推断,他可不是什么大善人。哈姆对那位父亲说,给点儿麦子容易,但只能救一时之急。伏在地上的父亲听明白了,只好求哈姆收养孩子。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克劳夫追问下文,哈姆却说自己只编到这里。他还向克劳夫保证,故事很快就会结束,“除非我再加进新的人物”。所以你看,说了半天,哈姆非但没说清楚收养的孩子是否就是克劳夫,反而把收养这件事,整个变成了可疑的故事,也许那位匍匐在脚下的父亲本就是他随口“加进去”的虚构人物。

就像王家卫电影《阿飞正传》中阿飞的养母那样,哈姆隐瞒克劳夫的真实身世,目的就是要用这个悬念把养子套在自己身边。只不哈姆隐瞒的方式更加微妙,不是绝口不提,而是故意经常提起,却从来不说清楚,用吊胃口的方式来保持关注度。实际上,哈姆(ham)这个名字,在字面上还有一个意思,指“表演过火的蹩脚演员”。哈姆有一句台词贯穿全剧:“到我了”,Me to play,play既可以指下棋,也可以指演戏。哈姆演的是哪一出呢?表面上看他对克劳夫说的都是“你快走吧”,其实他要说的却是:你不要走。也就是说,哈姆反而像孩子一样,用激怒克劳夫的方式,来吸引他的关注。

老人像孩子一样,都是蹩脚的演员。但如果我们看不出哈姆的口是心非,就是蹩脚的观众了。哈姆除了叫克劳夫快走,也经常宣布:一切都快要结束了。但其实哈姆特别怕一切结束。不论他和克劳夫之间正在进行的互动,算一盘象棋、一支曲子、一段相声还是一场戏,他都不希望这种生活像编不下去的故事一样戛然而止。在临近结尾处,哈姆有一段疯疯癫癫的独白,他说他本可以拯救那个孩子,以及许许多多类似的孩子,但是他没有。他说他本可以继续那个故事,或者开始一个新故事。他说他早已预见到自己会在沉默和静止中孑然一身,然而他会像孤独的孩子一样把自己变成一群人,在黑暗中低声交谈……

我们要注意,这段独白里回响着宗教的声音。哈姆简直像上帝一样自责没有拯救饥饿的孩子、没有拯救这个世界。但正如贝克特从来没有说戈多就是上帝,他也从来没有明说哈姆就是上帝。但贝克特确实承认了哈姆具有艺术家般的创造力:既然哈姆能在黑暗中把自己变成一群低声交谈的人,那么整部《终局》不也有可能就是哈姆自己头脑中的幻想么?而这也就是哈姆和克劳夫的最后一层关系——克劳夫是哈姆的造物。

这么一想,你可能会豁然开朗——为何哈姆和克劳夫之间具有某称程度上的知音关系、父子关系以及演员与观众的关系。全剧可以视为哈姆自己和自己下的一局棋,这局棋有可能仅仅发生在哈姆自己的意识中。这种内心的左右互搏并不仅仅为了打发孤独和无聊。在自我施虐和自我受虐中,哈姆发泄了对自己的恨,同时,也试图幻想出一种对自己的爱。

全剧结尾,盲眼的哈姆再次吹响哨子,克劳夫却不再应声而来。此时已克劳夫穿好外套,戴好帽子,拿起雨伞,终于决定将离开的宣言变成行动。哈姆以为克劳夫终于走了,便扔掉了哨子,用手帕蒙起脸。而克劳夫其实在门口停住了脚步,既没有出去,也没有回来,像说到一半的故事那样,戛然而止。所谓终局,最终没有结局。

而《终局》也并不是贝克特的最后一部戏。下一部分,我想简单说说《终局》之后,又发生了什么。

第三部分

实际上贝克特的戏剧生涯在《终局》之后还有将近三十年时间。评论界普遍认为后来的作品,再没达到《终局》的高度。不过此后贝克特种种打破极限的努力,还是很值得一看。

前面说过,贝克特追求极简,《终局》有四个人,还是嫌多了,此后他逐步把人物缩减为只有一个,而这样也等于把对话变成了独白。《克拉普的最后一盘录音》是后期贝克特的名作之一。剧中唯一的主人公克拉普,每年过生日时都会录一段话,整部戏就是69岁的克拉普听过去录的带子,而观众也由此了解了他的一生。某种程度上说,演这种戏,接近于带表情的朗诵。而再往后的作品里就连表情都不需要了。比如有一部戏叫《摇椅》,全剧就是一个老妇人在摇椅里喃喃自语,舞台灯光刻意调得很昏暗,根本看不清演员的脸。

贝克特的减法还没做完。有一部戏叫《不是我》,整个舞台只能看见女演员的一张涂了口红的嘴,没有脸,也没有身体。这张嘴像机关枪一样哒哒哒哒地诉说着自己混乱的经历,却不提“我”这个字,所以剧名叫“不是我”。为什么不提“我”字呢?很显然这是在回避过去的创伤。剧情和人物最终被削减为纯粹的声音和语言,这种极端的戏剧形式,就像纯度太高的酒,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

而贝克特再往后的实验,甚至连语言本身都放弃了,比起戏剧,更接近于当代艺术。比如有一部名为《呼吸》的短剧:摇曳的灯光照射着舞台上堆积的垃圾,背景则是一个人艰难的呼吸声,呼吸停止,灯就灭去,全剧只有35秒。还有一个作品叫《四》,全剧就是四个人穿着四种颜色的兜帽长袍,低着头,沿着一个正方形的对角线行走,在交叉点相遇时侧身错开。四个人走完四个角,再一一退场。贝克特还排了一个2号作品,背景设定在《四》的“十万年”以后,里面四个人都穿白袍,以极缓慢的速度继续走对角。看上去像某种屏保程序。

我不知道它能打动多少观众,但这令我想起贝克特早年的小说《无法称呼的人》。贝克特的小说远不如戏剧出名,其实就是因为贝克特的小说先一步走到了极简的尽头。在《无法称呼的人》里,完全没有情节和人物,只有一个敏感而唠叨的声音,与贝克特后期的戏剧如出一辙。这本书很少有人能够通读,却有一个著名的结尾:“我必须继续。我不能继续。我将继续。”

贝克特的作品就像数学里的渐近线,永远在接近,也永远触不到那根线,你可以把那根线叫“戈多”,也可以把那根线叫“结局”。虽然,贝克特所有的作品都在写某种垂死之人,但他们却几乎无一屈从于死亡,他们总是顽强地用自己的方式“继续”,继续诉说,继续等待,继续表演,继续行走,再走“十万年”。很多人都以为贝克特是最丧、最灰暗的作家,其实贝克特反而是最励志的。一方面他告诉你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另一方面又会告诉你,“没关系,再试一次,再失败一次,败得更好一点。”

说到这里,我特意回头查了一下《终局》的开头和结尾,结果并没有让我失望。《终局》的开头,是克劳夫的台词:“结束了,都结束了,快结束了,一定快结束了。”而《终局》的结尾,是哈姆的台词:“你们……继续”。这句话里的“你们”,是哈姆对观众说的。《终局》没有下完,也许永远不会下完,因为总有“你们”会替他继续。盲眼的哈姆,最终看到了戏外的世界,那个世界没有毁灭,永远会有新的戏剧继续上演。

结语

好,这本书的内容就为你解读到这里。总结一下,塞缪尔·贝克特是196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也是“现代主义”的关门人,他追求极简,刨去外界,直抵内心。《终局》是贝克特艺术成就的巅峰。在这部戏里,现代世界已经毁灭,老一辈人被装进了垃圾桶。整部戏围绕一主一仆两人展开,主人虐待仆人,仆人想离开主人,却又始终走不了。贝克特在两人身上巧妙地浓缩了多重微妙关系,探讨了人类在绝境中的精神百态。《终局》没有明确的结尾,因为贝克特总会在绝望中留下一线希望。《终局》以后贝克特的艺术实验变得更为极端,也更为黑暗,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但贝克特在这些作品中仍然延续了他对于人类苦涩的鼓励:人间不值得,但还是要活下去啊!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44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