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昊:老板的财务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百度网盘下载 3158 0
齐昊:老板的财务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齐昊:老板的财务课,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百度网盘下载


®以中国古代大同思想哺育 起来的政治思想家,面对地主经济早期的社会主要矛盾,封建中央集权的巩固和国家的统一, 在国家赋税问题上,均有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一、 晁错的赋税思想

晁错(公元前205 ~前154年)的贵粟论减轻贫民租赋负担思想。他认为缓和农民与地主 阶级的矛盾,“方今之务,莫若使民务农而已矣。欲民务农,在于贵粟,贵粟之道,在于以粟 为赏罚。今募天下人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如此,富人有爵,农民有钱,粟有所渫 (散也)。夫能入粟以受爵,皆有余者也;取于有余,以供上用,则贫民之赋可损(减),® 晁错认为,能以粟“拜爵”“除罚”者必是有余粟的富人。这样,损有余补不足,顺于民心, 所补者有三:“一曰主用足,二曰民赋少,三曰劝农功”。可以刺激农业生产力向前发展。

当时,汉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疆,六百石拜爵上造,为二等爵,四千石为五大夫, 第九等爵,一万二千石为大庶长,第十八等爵。这些人边之粟,可“支五年军粮,民不困乏, 天下安宁”。文帝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这一思想,具有一 定积极作用,但对后世卖官鬻爵、营私肥己开了罪恶之门。

二、 董仲舒的赋税思想

董仲舒(公元前179 ~前104年)的限田论阻止贫富不均思想。他认为,秦汉以来,贫富 不均形成的原因有下列几点:

第一,土地自由买卖。“商鞅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富者田连阡陌,贫 者亡(无)立锥之地。”使农民失去了生存条件。

第二,封建豪强地主势力垄断山林川泽之利。豪强势力“专川泽之力,管山林之饶。荒 淫、越制、逾侈以相高。邑有人君之尊,里有公侯之富,小民安得不困。”富豪垄断挥霍社会 财富,造成农民贫困。

第三,赋税榨取太重。“加月为更卒,已复为正,一岁屯戍,一岁力役,三十倍于古。田 租口赋盐铁之利,二十倍于古。”汉代规定年满二十三岁至五十六岁的成年男子,每年要在郡 县服一个月的劳役,称为更卒。有时加月服役;并转为正卒,服兵役一年。加之缴纳地主的

 


田租和国家的口赋、盐铁以利代税,故农民常“衣牛马之衣,食犬彘(猪)之食”。

第四,佃户租豪富之田地租沉重。佃农“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五”。①即无地、少地农民, 佃租地主的土地,将收获的一半粮食交给地主,农民的衣食就难以维持,逼得农民卖儿鬻女, 铤而走险。

董仲舒分析秦汉贫富不均形成的原因,比较详细,而且提示了解决办法:“塞并兼之路”,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后世的占田制、均田制,无不受此影响。

三、桑弘羊的赋税思想

桑弘羊(公元前152 ~前80年)的“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思想。汉武帝元封元年(公 元前110年)任命桑弘羊为治粟都尉,领大农,并代孔仅管理盐铁官营,推行均输法和平准 法,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桑弘羊任大农之前,“各郡诸官在市场争相购物,使物价 腾涨,而天下赋输或不偿具僦费,不够抵雇佣贩运费用。”于是桑弘羊设大农部丞数十人,到 各郡国置均输盐铁官,令各地就近各以其本地商品缴纳实物税,然后均输官统筹运至各地出 售;又实行平准法,由国家掌握大量物资,在京设平准,平准物价,管理物资,召工治车, 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则卖之,贱则买之。如此,富商大贾无利可图,甚至赔本,万 物价格稳定。一年之间,除供给汉武帝军用、外巡百余万匹帛数万万钱外,政府仓库中还存 布帛五百万匹。此用“均输、平准及人粟补吏、赎罪之法”,使“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②

本章小结

秦统一中国后,历经两汉、三国、两晋、南北朝,由统一到分裂、再到隋朝统一的历史 过程。如果说,西周的八百年间,由统一到春秋战国的分裂,由封建领主经济转变为地主经 济,使中国的封建生产方式,出现了两个生产关系——封建领主生产关系和封建地主生产关 系,那么,秦汉至隋这八百年间,则是封建地主生产关系巩固发展的早期阶段。

中国社会这一转变和发展,与西欧相比,显示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4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