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任伟:逻辑与实战商业模式创新课

百度网盘下载 4654 0
曾任伟:逻辑与实战商业模式创新课

百度网盘课程

通用入口链接!10000G.课程都有!一起学习吧!

立即点击↓ 获取课程!
曾任伟:逻辑与实战商业模式创新课视频课百度网盘下载


有的企业,虽然在经营上出现暂时困难,但仍然具备某些不可替代甚至尚待开发的 特质。这些特质并不是任何新创公司就能迅速取代的。假使前些年苹果电脑发展停 滞时就关门了事,怎么可能有新兴企业迅速取代它积累的经验?曾任伟:逻辑与实战商业模式创新课,全世界设计和娱乐 产业的发展又会因此延误多少年时间?

其实,要达到恢复竞争力的目的,一个“起死回生”的项目,也 要遵循一定的章法~—绝不是任何人登上讲台,喊几嗓子就能办到; “起死回生经理人” 一般都要做到四件事。这也是范蠡在越国的主要工 作,是比四大发明都要早得多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改造决策过程,不能再是做销售的只管销售、管 生产的只管生产,而必须是一个集合了多种人才、多个专业、多重视 角的决策过程。越国战败后制订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复兴计划, 就是由当时全国能找得到的顶尖学者主持制订、实施的——其中范蠡 作为战略专家,而文种是作为治国和行政管理专家。

第二件事,是大幅度更新企业运作方式和产品。越国动员了全国 所有能动员一切资源,一方面把国王、王后和大批的美女送到吴国当 人质、奴隶,以缓解、麻痹它对越国的敌对情绪;另一方面,由文种 带领国民按照既定的“伐吴九术”(或九大战略)重建国家,恢复军力。

顺便提一下,无名氏作《三十六计》讲到“美人计”时这样说:“兵 强者,攻其将;将智者,攻其情。将弱兵颓,其势自萎。利用御寇(利 用对方的弱点控制它),顺相保也。”这一节全文如此。这些文字,恰 好为丽人西施的出场提供了最好的注解。

第三件事,是在根据市场实践不断调整的过程中,打造新竞争力。 越国的复兴计划,其中每一步骤,都是瞄准首要对手的情况而采取 的——比如吴国不出现高层分裂就不放弃卧薪尝胆,不获得最佳决战 机会就不贸然出击,等等。

第四件事,是加强领导团队和领导力。越国首先是聘请范蠡等体 制外专家主持制订和实施国家战略,然后由范蠡随越王一道去吴国作 人质——目的之一,也是对越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引导。《史记》上就 有范蠡对越王进行耐心规劝的记载。

越国国民真应该感谢有范蠡这样的起死回生经理人每天强迫让他
们的“伟大领导人”吃那么恶心的东西——要是不这样,他们就要当 亡国奴;而对于那些惯于养尊处优的人来说,叫他们皮肉上适当受点 苦,一定也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正应为如此,“卧薪尝胆”后来被 用来比喻领导克己奉公的代名词,唐人还有“越王尝胆安可敌”的诗句。

重温范蠡的故事,现代中国的企业家、经理人或可想到,在市场 经济大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业绩,不应仅仅存在于我们遥远的记忆。 在我们的财经媒体上,商学院的讲堂上,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的高 层论坛上,理所应当到处都能读到起死回生经理人的故事或见到他们 的面孔。可惜在我们的周围,却有那么多的国企、民企时时挣扎在管 理失败的边缘,那些即使被保护而不倒闭的,服务水准其实也很低 下一企业如何提高恢复力、竞争力的问题,往往让人感到无从谈起、 无从下手。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经济,甚至我们的体制,仍需要多少 “起死回生经理人”?

唐人有一首诗不但是对范蠡的称赞,而且也向后人提出的挑战:

东上高山望五湖,雪涛烟浪起天隅。

不知范蠡乘舟后,更有功臣继踵无?(胡曾《咏史诗•五湖》)

春秋时代,范蠡帮越国从战争废墟上重新崛起,然后又手挽情人, 出走江湖,简直赚足了后世文人的联想与笔墨。仅在唐诗中,除了李 商隐最有名的那两句,人们还读到李白的“何如鸱夷子,散发弄扁舟% 温庭筠的“三台缺位严陵卧,百战功高范蠡归”;李绅的“伍胥抉目 看吴灭,范蠡全身霸西越”;杨乘的“国破(越国破吴国)西施一笑中, 名归范蠡五湖上”;也读到女诗人鱼玄机的“范蠡功成身隐遁,伍胥 谏死国消磨”。1 1.以上诗句依次引自:李白《古风五十九首》;温庭筠《和友人题壁》;李绅《姑苏台杂句》; 杨乘《吴中书事》;鱼玄机《荒妙庙》。

然而,做一个国家的起死回生经理人到底有什么了不起的?有的 现代人不理解。说白了,那不就是“死马当活马医”吗?他们说。可 市场经济的逻辑,是优胜劣汰,简单地说也就是胜者王侯败者寇啊! 一家企业破产就让它破产好了,还有什么值得挽救的? 一个国家崩溃 就也让它崩溃好了,难道不都是赖这个国家的国民自己吗?这也救, 那也救,不是违反市场经济规律吗?

他们还经常振振有词地引用诺贝尔奖获得者熊彼特的理论,说放 手淘汰那些失败企业、失败国家叫做“建设性破坏”,是顺理成章,否 则就是违反自然。1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固然是自然,但自然也有 自然的进程和规律,没有必要人为把新旧更替的周期加快到赛马大会 的地步。没有优胜劣汰,甚至保护落后,的确是违反自然,但过于追 求速度上、形式上的优胜劣汰,是不是也会造成新的浪费和失衡?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这里的门道或许可以看得更清楚——假如 说女真人打北宋,蒙古人打南宋,都是促进种族融合,有什么可抵抗 的?那只不过是置身历史之外,“站着说话不嫌腰疼”而已。因为抵 抗毕竟发生了。凡事只要存在就有其合理性。假如世界上没有人抵抗, 没有人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甚至没有人挣扎,那么胜者的取胜 岂不太容易了?更何况有的最后得胜者也曾是一时危在旦夕,处在眼 看就被淘汰的边缘呢!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0561fc.cn/48497.html

标签: #曾任伟:逻辑与实战商业模式创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