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玉平《向历史学管理》
纵观企业管理学理论的发展历史,管理理论经历了“对工作与 组织的研究—对人与组织的研究—对生产与营运过程的研究—对 企业文化的研究—以人为本的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在 企业中的重要地位逐渐凸显,管理者对人的重视也愈益明朗。
赵玉平《向历史学管理》实质上是一种目标管理,它强调随着市场而灵活变 化的管理目标的实现,不关注或忽视达到管理目标所经历的一系 列过程,即表现为一种模糊操作的管理过程,主要表现在:
(1) 从员工个体看,进行思维的物质器官人脑是一个暗 箱,其思维结果可以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思维过程却难以捉摸也不 可能准确描述;并且,人的知识创新和潜能发挥具有很大的弹性, 其大小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动态值,因人、因境、因时而宜,充满了诸 多不确定性和偶然性,绝不是简单明确的数字叠加;同时,作为思 维的外在表现的人的行为,基于事物本身矛盾的存在和思维随着 外界情势的变化,其强度、指向也常常是模糊的。这就是说,从大 脑潜在的思维到人的外在的行为,其表现都是模糊的。这种情况 下,试图运用科学的精确方法进行管理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它只 能强调管理过程中的模糊操作,而这种模糊操作实际上就是柔性 管理的暗箱操作。
(2) 从企业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管理关系看,柔性管理注 重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的培养,以修己安人的管理 方式,使员工把外在规定转变为内心的承诺,并最终转变为自觉的 行动。这里,管理者对被管理者所施加的影响在很多条件下并非 明确的、强制性的,相反,是一种软控制、模糊控制,追求的就是以 模糊操作的管理过程达到预定的明确的管理目标。
(3) 从企业创新所应创设的管理环境看,柔性管理强调运用模 糊操作,使员工获得自由发展自我的环境和条件,在不受外界干扰 或管理者无理干涉的情况下,自由地按照自我的本性、喜好、能力 发展自己。美国贝尔实验室负责人陈煜耀博士在他的办公桌前挂 有一条“无为而治”的条幅,并在这句格言下面将它译成英文:“最 好的领导者是能帮助人,并让人感到不需要他。”在这种管理理念 指导下,通过实施“无为而治”的模糊操作,创设了良好的管理环 境,取得了高科技领域的辉煌成果。因此,为了使企业在其内部逐 步形成有利于员工成长的良好习惯、自由氛围、共同信念和文化环 境,代替权威机构和管理者的明确指挥,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 性和自觉性,柔性管理必然强调运用模糊控制的手段。
与知识经济的发展相适应,在管理理念的新发展中,无论是非 理性主义思潮,还是学习型组织、虚拟组织、知识型组织等理念,都 高度强调人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了“人情味管理”、“爱的管 理”、“人格化的管理”等管理方式。在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瞬息万变 的情况下,在员工素质得以极大提升逐渐走向知识型员工的基础 上,柔性管理正是顺应并发展了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发展方向,强 调将管理对象从以物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充分尊重员工的价 值,重视人的需求的多样性,运用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谐的人际 关系、积极进取的企业精神等文化观念,从而把员工中分散各异的 利益和价值取向统一到企业整体的利益和价值标准上,营造融洽 和谐的企业氛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达此目标,柔性 管理必须强调企业为了人的成长和发展服务的存在根基,强调管 理者修己安人的无为管理手段,强调被管理者即员工的终身学习 和向我管理能力的提高。
与此同时,应当看到,企业的人本管理还有与其他领域不同的 特殊性。这就是在以员工为本之外,还有另外一类人应该成为管 理之本,它不指管理者,而是指企业的服务对象,即顾客。比如以 “真诚到永远”而著称的海尔集团,在管理上采取“竖持两个原则, 最大限度地对待两种人”的策略,即“坚持闭环原则,坚持优化原 则,最大限度地关心员工的生活,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的需要”,这 些管理理念,为海尔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强大的内部张力。正如其 最高首脑张瑞敏所称,作为软科学的企业管理,首先是对人的管 理。现代化首先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主体是人,目的也是为了 人,在现代化生产中,谁拥有了高素质的人才,谁就可以在竞争中 获胜。
1. 快捷灵活的管理方式
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的高度发 达及其应用,产品生命周期不断缩短,企业经营环境快速更新,消 费市场瞬息万变,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柔性管理顺应时代要求,要 求企业组织提高对市场信息反映的灵敏性,从而在变化多端的经 济环境中锲而不舍地寻求新的企业生存支点。因此,它去除了以 往管理中固定化、模式化、一律化的静态硬性控制措施,改用一种 灵活的、权变的、非程式化的动态柔性自我调节机制,强调企业在 管理方式上的快捷多变。这种快捷灵活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系统的快捷应变能力,着重于企业内外管理信息的及时收 集整理与作出有关决策和迅速执行,抓住转瞬即逝的机遇,进行可 持续创新;
(2) 组织的快捷应变能力,着重于企业为适应市场导向的顾客 需求多样性所形成的产品订货、设计、制造、销售一体化的快速应 变拉动能力;
(3) 个人的快捷应变能力,着重于企业员工在自我学习、自我 发展、自我管理中所呈现出来的对工作变换迅速适应的综合素质。
2. 知识浸润的管理内容
随着人类知识生产的日新月异,高科技在各个产业的渗透以 及在全球范围的迅速扩散,使得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中的知识 含量大大增加,知识资本成为企业创造效益的实际推动力,知识作 为企业最重要和最关键的资源,成为企业管理的重心所在。柔性 管理极其重视知识的价值,重视知识在企业创新和取得竞争优势 中的作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1) 从企业柔性管理所涉及的管理对象看,不仅包括通过计算 机可以整理和存储的显性编码知识,而且包括存储于每个员工大 脑里、以员工个人经验形式存在的隐性知识。
(2) 从企业柔性管理的基本方法看,主要围绕渗透知识的三个 中心产生:一是以人为中心,因为人是知识尤其是隐性知识的载 体;二是以知识共享为中心,因为知识不同于有形资源,它不但不 会产生收益递减,反而会随着知识共享的深度与广度的增强,出现 收益递增,因此,为企业实现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共享寻找新途 径,必定是企业管理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三是以知识创造为中
心,因为只有创造,才能不断更新知识,保持领先地位。
(3) 从企业柔性管理所借助的技术手段看,随着信息化进程的 加快,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管理系统(CIMS)、 管理信息系统(MIS)、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 A QC)、商务资源计 划(BRP),还有不断消除浪费的精细生产(Lean Prductin),集开 发、生产和实物分销于一体的适时生产(JIT),供应链管理中的快 速反应和敏捷制造(Agile Manufacturing)等都得到一定程度的应 用,使其技术手段的知识基础愈益深厚。
(4) 从企业柔性管理的目标看,是在生产高知识含量的产品或 服务的同时,为了实现以知识为基础的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因此,从管理的不同角度可以看出,柔性管理的内容深深地珞 上了知识的印痕,闪耀着知识长期浸润的光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