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奇幻录:两汉魏晋经典选读理想家看理想百度网盘下载
在古代,喂马吃草料,虽然没有今天给汽车加油一 样昂贵,但也在付出一定的代价。尤其是居住在城市 中,每天都要付出一定的金钱,去购买草料,时间一长, 也所费颇大。有一天,有一个聪明人突然间灵机一动。 咦,要是给马少喂一点草会怎样呢?于是,从第二天起, 他少给马喂一点草料。过了几天之后,马没有任何的异 常,依然每天跑同样的路程,看起来十分正常。那再少 喂一点呢?过了几天之后,还是一切正常,马也没有大 哭大闹。哦,终于找到了一种省钱的好方法了,那个聪 明人非常高兴。于是,他每天都给马少喂一点草料,准 备到某一天时,能够不给马吃草,马儿也照跑。但还没 有等到那一天,有一天早晨,当马儿刚刚起身时,就身
子一歪,倒在地上,再也跑不起来了。
其实在今天,有许多管理者正在重复着这个聪明 人的错误。例如让员工没有任何借口的服从,就等于让 员工利益的无条件丧失。从表面上看起来,员工们迫于 压力,在表面上会努力去实现,但在内心里,却肯定会 充满各种不平与抱怨的情绪,时间一长,无论有多么美 好的愿景,都无济于事。可惜这个道理,却很少有人真 正了解。
而孔子的仁政,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而产生的。大 家可以想象一下,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究竟是仁政,还 是暴政更方便管理一些呢?其实答案早已不•言而喻,肯 定就是暴政了。暴政意味着统治者(或者说是管理者), 能够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没有任何的顾忌, 也不需要与老百姓商量,就可以下达各种命令,然后, 以暴力的方式,让大家高效执行。
对于孔子的仁政思想,古往今来,人们谈论得较 多,但真正能运用到管理的实践之中,却非常之少。许 多人只是口头上谈仁政,而行动上,却正好相反。甚至 就连孔子的弟子们,也难以做到。在数千年前,当孟武 伯先生向孔子先生询问起他几个弟子的才干时,就曾 这样深有感慨地说道:“我的弟子仲由啊,他的能力才 干,足可以让他在一个拥有千乘之军的国家里,管理好 賦税军政之事,但我不知道,他是否能够达到仁政的境 界?而我的弟子冉求,他的能力才干,足可以让他在一 个千户的城邑里,担任好一个长官,但我不知道他是否 能够达到仁政的境界?”
可见,孔子所说的仁政,并不是一种简单的境界, 或者说仅仅对老百姓好一些,多提供一些福利,就可达到。而需要管理者通过长时间的努力,方能实现。
相信这与许多人的想法,并不一致。
那么,仁政为什么会这样难?或者说,仁政究竟难 在那里呢?解决了这个问题,相信对于我们今天更好领 会其中的道理,而应用到管理的实践之中,会有很大的 帮助。那么,数千年前,孔子就曾深人探讨过这个问题。 在回答弟子冉雍的提问时,提到了一个对后世影响深 远的重要原则。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在前 面的章节中,就已讨论过,而且,在世界思想史上,也占 有相当的地位,可以说,是体现人类共同智慧的话语。 但仁政与此会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来看看这样一个 小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个案,在大陆的珠三角地区,这 间服装工厂已存在了 10年之久。高大的厂房,宽敞的 车间,还有完善的设备,无一不显示着这是一间大的 工厂。而老板也可以颇为自豪地说,他们工厂的福利 待遇,就整个地区来说,也算是较好的一家。但这几来,熟练工人的流失率,却越来越大,虽然工厂也尽力 培养,但当新工人一旦掌握了技术之后,往往选择了 离开工厂。为什么会这样呢?老板曾经作过一些调查, 发现离去的员工们,所找新工作的工资收人,往往还 不如这里,但工人们还是选择离开。这让他颇为疑惑, 百思不得其解。
如果从表面上,确实很难发现其中的原因所在。但其 实只要细心调查一下,就可以从该工厂的众多制度中, 发现诸多不合理之处。例如为了防备工人偷窃布料,硬 性规定工人在离开工厂时,必须接受搜身检査。据说在 大半个世纪前的上海滩,也是采用同样的措施。而且,为 了方便管理,硬性规定将男女工人分开,统一安排入住 在集体宿舍里面。即使是夫妻,也没有单独的房间。在老 板和管理层的眼里,这一切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并没 有什么不当之处6所以,笔者就要老板反过来想一下,假 若自己做为工厂的一个员工,每天工作得辛辛苦苦,每 天下班出门的时候,还要被当盗贼一般搜身,心里会有 怎样的感受呢?而很多有家庭的员工,虽然与老婆相距 咫尺,但无法相会,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在这种没 有尊严,没有温情的工作环境中,会不会开心呢?老板 沉思了片刻后,终于承认,自己若是这样一位员工,也 肯定忍受不了。从这时起,他在工厂中全面取消各种不 合理的制度,例如搜身等等,而夫妻两人同在工厂工作 的,还获分配单独的房间。虽然,从表面上看,这些措施 并没有大幅增加福利待遇,也没有给工厂增加多少成 本,只不过是更加尊重员工,并以更人性的方式来进行 管理。但奇妙的事情发生了,不久之后,熟练工人与技 术工人大幅流失的现象终于停止了,到后来,更增添了 不少高素质的优秀员工,工厂的效率也不断提升,利润 更增长了足足3成之多。
但这个方法并不是笔者所发明的,其实早在数千 年之前,孔子所说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就是 如此。如果用仁政本式管理的角度来形容的话,就可以 这样总结:
要学会从员工的角度,去考虑管理的方法。如果连 你都不想去做的事情,就不要让员工去完成。
与以往那种讲求管理者自身需要的自我式管理方 式不同,这种仁政式的管理方法,一开始就要求管理者 脱离自己的头脑小圈子,站在更加广阔的视野里来评 价自己。尤其是能够站在员工的角度来想问题,并做出 分析与判断。管理也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是 要顾及到被管理的利益与需要。这就是仁政一法的真 谪所在。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