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又是不稳定的一年。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监管、资金链断裂、国内价格战、淘汰落后产能等多重影响。破产、倒闭、拍卖的轮胎企业不断出现,“破产”的浪潮瞬间开始渗透整个轮胎行业。
据轮胎业务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全国已有35家轮胎企业相继“倒下”。其中有永泰集团等大型企业,曾是中国化工500强企业,全球轮胎行业75强。此外,许多轮胎企业因财务和债务纠纷进入失信“黑名单”,仅山东省就有45家。
如果有人想认为轮胎企业的“破产潮”就此止步,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据悉,11月20日,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通知,要求对全省轮胎行业进行一次彻底调查。本次调查的内容更为详细,包括2017年全年和2018年前三个季度的产能、员工人数、工业用地面积、授权发明专利数量、经营状况等多项数据。
对于这种做法,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根据最终调查,山东省有关部门可能会对全省轮胎企业进行排名,在电、水、信用等方面实行差异化的产业政策。玲珑、三角、双星等高科技、大品牌企业会得到更多的“照顾”,而那些排名靠后的企业压力会进一步加大。
从以上信息中,我们很容易看出,由于国际市场竞争加剧,国内消费者对轮胎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过去粗放的发展道路已经走到了尽头。再加上轮胎行业的规模战,很多企业只有产出,没有技术升级和产品研发。产品同质化,低价竞争不好,让很多企业走向了无休止的循环,利润空间被一次次压缩。山东轮胎企业是“主力军”,无论是破产还是在资本的影响下进入失信“黑名单”。
这些问题是山东政府和相关机构不容忽视的。在这种形势下,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建立一批高科技、有竞争力的轮胎企业,使本省轮胎产业开始由大变强,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将成为山东省政府今后工作的重点。
行业洗牌,优胜劣汰
近年来,由于印度、欧盟、美国和土耳其对中国轮胎出口不断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政策,以及行业结构性产能过剩等客观因素的制约,世界上最大的轮胎生产国和出口国中国在国内外市场条件下遇到了困难,状况极其恶化。直接后果就是轮胎价格不会涨,企业利润会进一步下降。
相反,国外轮胎凭借自己的品牌优势、高端技术和良好的产品质量,可以比国内轮胎贵1-2倍!
因此,面对新形势、新问题、新挑战,中国政府将继续以新旧动能改造为重点,大力实施“高端化、集团化、智能化”战略,加快产业由大变强的战略转型,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以更好地提升中国轮胎的市场竞争力。
未来,由于产能过剩、同质化竞争严重、国际贸易调查频繁,轮胎行业可能面临洗牌。优胜劣汰是行业的常态。国产轮胎品牌要想尽快成为国际一线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根据这种情况,2019年还会继续出现倒闭,倒闭,被拍卖!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山东轮胎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