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经过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有大量的企业正面临或已开始处理传承问题。企业作为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细胞,其长期健康运行对国家、世界的供应稳定、经济健康、和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此节点,研究其健康传承问题有必要。
从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历程看,各封建王朝历来重视对于接班人培养的机制安排。通过三公三少这一太子师傅系统的法定职务设置,在组织内部而非外部正式实现对接班人的培养,从而使组织自身具备了良好的传承性和延续性。三公三少即太保,太傅,太师,少保、少傅、少师,其共同职责是保其身体、傅之德义、道之教训;不同职责是,三公负责思想教育,三少负责生活辅导。至汉朝合并简化为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的机制,其中太傅侧重纯思想教育,不管太子实务;少傅统领太子官属,兼具思想教育和实务教育双重职责。
历代封建王朝之所以坚持在组织内部进行太子师傅系统的法定职务设置,其内在逻辑是:“①心未滥而先谕教,则化易成。②左右正,则太子正矣,太子正而天下定矣。”即:
一是“早”,趁着还没有异端邪说入侵继承人思想的时候,由太傅先通过历史教育和思想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思想和价值观基础,增加组织历史认同和价值认同、增强对行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至于在长大成人接受更多知识后成为别人思想的试验场。
二是“正”,趁着年轻未上台之前,由少傅等左右人员通过实务处理的手把手教学,在诸如战略思维、管理手段、识人用人等实务方面,促其养成领导者应有的良好的行为和决策习惯。
鉴往知来,在21世纪的今天,为了企业的长期健康运行,通过借鉴历史上长期运行的太子师傅机制,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完善,似有必要。兹提出构想如下:
1、组织及职能设置:
具备条件的企业,可以为潜在接班人(或团体)提供正式的继任教导职能,目的是培育下一任总经理。这一职能可以由具体岗位承担(如首席继任官、首席教育官、教育副总经理等),也可能由高级管理者兼任。
因今天的企业与古代的王朝不同,一般不采取预设接班人(太子)的方式,除行业外空降以外,常采取赛马策略,即由内部多位候选人赛马,最后从中选拔一位。因此按照“求同存异、斗而不破”的精神,应当通过首席继任官或其职能的设置,为这批候选人提供统一的教育和辅导。使组织的潜在接班人均能具备总经理岗位所要求的基本领导能力与素质,为组织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首席继任官或其职能,与传统的企业培训部门及其职能的差别是:
首席继任官或其职能,其本身级别是“三公”级别的,也即仅次于最高决策层,平级或高于其他高级经营管理者,但不担负企业具体经营实务。因其肩负企业历史和价值观传承、接班人辅佐,事关存续发展,故此其职位优先级应居于较高地位。且其职责是专为潜在接班人服务的,而非面向全体员工的。
2、工作机制
企业设置首席继任官后,该岗位负责根据组织划定的潜在接班人选,按照总经理批准后的工作计划,组织开展教育和辅导工作。
其教导内容包括组织的深层历史、企业重大历史事件及其决策始末、企业业务得失、经营管理之道等等。由通识课及专题课构成,可由首席继任官自己讲,也可由其组织企业内外部相关专家按既定路线授课。
3、选任程序
1)由股东会确定潜在接班人(团体)人选名单。
2)由总经理组织发起首席继任官选任。
3)首席继任官人选可由总经理直接任命,也可由高级管理者提名后,公开讨论,由总经理批准。
4、选任标准
1)有丰富行业及企业经验的。
熟悉行业发展规律,熟知企业历史、熟悉当前企业形势者。如临近退休或已退休的本企业中高级领导层、业内领先企业的退休高级管理者等。参照古代的周公、张良等政治家、军事家。
2)有丰富实践或理论的。
掌握企业经营发展规律,熟知各类企业生死治乱等情形,可引以为鉴的。如有卓越经营管理业绩的其他企业退休高管、行业属性相关度高的高校教授等。参照汉朝的夏侯胜、桓荣等儒学大家、理论家、历史学家。
3)在以上基础上,符合“品行正直、行为谨厚、堪为人师”的。参照汉朝的卫绾、石奋等品行“恭谨”的道德模范者。
小结,企业是现代经济的细胞,其长治久安对国家和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意义重大,其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在于接班人的培养。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太子师傅的“三公”机制,现代企业可以考虑设置首席继任官,以其较高的品秩、务虚的职能,邀请本企业或外企业已退休的、级别较高的高级领导、或大学教授兼任,使组织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他们个人的宝贵经验得以传承,对接班人起到“早教育、正源头”的作用,从而使千千万万的企业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舞台上经久闪耀,为广大人民提供持续的福祉。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