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市GDP是新中国成立之初的7700倍,工业总产值增长12.4万倍,人均GDP从改革之初的158元增长到元;
9月2日,在陕西省委宣传部、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第七次新闻发布会上,榆林市市长李春林回顾了榆林市70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并以四次历史性转变进行了详细解读。
李春林说,榆林作为革命老区,70年来始终与国家战略同频共鸣,同向前行。历届党委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奋发图强,艰苦奋斗,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2018年,全市实现GDP 1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之榆林市李春临最新动态初的7700倍。经济总量跃居西部城市经济第六,非省级城市第一;工业总产值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359万元扩大到1亿元,增长12.4万倍,已成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人均GDP从改革之初的158元增加到元,相当于上海、天津等沿海发达城市;2018年,全市财政总收入是1949年的2.7万倍,实现了长期依靠国家补助每年对全省净贡献300多亿元的转变;此外,在能源基地建设的推动下,教育医疗、民生保障、文化体育、城乡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榆林已经成长为陕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回顾70年的发展历程,榆林实现了四次历史性转变。
实现了从农业区到工业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建国以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榆林的第一产业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到了80年代初,榆林的第一产业仍然占到了GDP的近60%。1984年,新华社宣布陕北有煤海,质量高,易开采,轰动全球。1998年,国家正式批准在陕北建设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三项改造决策部署,建园区、建项目、实施改造,全市工业经济快速发展。
20年来,玉林市累计完成投资5000多亿元,实施重点项目170多个,其中100多亿元的项目13个,1050亿元的项目17个,1050亿元的项目45个,形成了大集团主导、大项目支撑、集群发展、园区带动的发展格局,建成了以煤油、天然气、盐开发为基础、以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重要国家
2018年,原煤、原油和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和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和蓝碳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经成为中国著名的能源城市和工业强市。
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对市场形势的认识,规划长远布局,市委、市政府启动十大战略问题研究,加快资源型榆林向创新型榆林转型,明确高端能源化工主导转型发展路径,确定高端发展战略。推进27项重大事项,加快推进总投资2000多亿元的重大改造工程,建设一大批填补产业空白的精细化工项目。榆林正在向世界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迈进
实现了从贫困地区到富裕地区的历史性转变
新中国成立初期
榆林一直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发展。榆林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北方支持南方的总体思路,千方百计推进北方转型发展、南方绿色发展。北方县市重点发展节能终端产品、纺织、铝镁等转型产业。南部县拓展了文化旅游、中药材种植、农产品深加工等特色产业,形成了特色各异、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县域经济发展新格局。神木、府谷、靖边、定边是全省县域经济排名前十的县域,神木成为西北地区第一个GDP超千亿元的县域。
近年来,榆林坚持把扶贫作为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方向,实施精准战略,推进扶贫、农村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深度融合。三年来,全市财政投入达到20多亿元,居全省第一,累计扶贫12.59万户,36.07万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74%。八个国家级贫困县中有五个脱帽致敬,扶贫工作取得重大成就。
目前脱贫已经到了决战的关键阶段。榆林将全力以赴,确保3.2万贫困人口脱贫,其余134个贫困村退出,郏县、清涧县、子洲县摘掉帽子,确保与全省共同进入小康社会。
它实现了从内陆城镇到现代区域中心城市的历史性转变
榆林深入内陆。长期以来,它的城市形态、规模和功能都很落后。到2000年,它的城市面积只有2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万。撤地立市后,玉林中心城区框架扩大三倍以上,人口近四倍,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市容环境发生巨变,一批人反映的上学、旅游、就医等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人民的获得感和满足感不断提高。
“十二五”以来,全市共新建中小学幼儿园145所,新增学位13.5万个。北京师范大学附中等一批知名教育品牌落户榆林;建成三级一级综合医院3所,二级一级综合医院13所,标准化乡镇卫生院77所,标准化村卫生室398所,新增医疗床位5000多张。一些国家队医院在榆林建立了专家联盟。
玉林剑
持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2018年营商环境排名由全省倒数第1提高到第5位,全国262个地级市综合信用排名由倒数第3跃升到第86位,进位幅度全国第一,今年7月份进一步提高到第55位。近年来先后推开了延榆高铁、榆阳国际机场、黄河引水、四馆两中心、榆溪河生态长廊等一系列事关长远的重大工程,启动了科创新城建设,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不断增强。
截止2018年,榆林全市公路总里程达31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达1068公里,居全省第一;铁路总里程达1000多公里,年货物外运能力超3亿吨;榆阳机场升级为4D级,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00万人次,居西北支线机场第一,榆林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已初步形成。榆林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环保模范城市,顺利通过省级生态园林城市验收,2018年正式被纳入国家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榆林城乡建设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实现了由生态环境恶化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历史性转变
历史上,榆林森林密布、水草丰茂,汉唐以后,由于战乱频繁、过度垦殖、气候变迁等原因,植被遭到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新中国成立初期,榆林是全国土地荒漠化和沙化十分严重的地区,林木覆盖率只有0.9%,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群众生活苦不堪言。
70年来,历届党委、政府持之以恒带领全市人民南治土、北治沙,先后实施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等国家重点工程,涌现出了李守林、石光银、牛玉琴等一批全国治沙英雄,孕育了不畏艰险、敢于斗争、矢志不渝、开拓创新的榆林治沙精神。
党的十八大以来,榆林市积极开展三年植绿大行动林业建设五年大提升等工程,全力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目前,全市林木保存面积、林木覆盖率分别由新中国成立初的60万亩和0.9%,提高到现在的2157万亩和33%,为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进400公里作出巨大贡献。
在第24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评价榆林:中国的防沙治沙是从榆林走出来的,榆林成功的防沙治沙经验,正在引领着中国乃至世界防沙治沙工作的走向。
最近榆林市成立生态文明建设委员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黄土高原生态文明示范区的决定》,市县两级每年投入财政资金20亿元,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李春临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榆林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追赶超越和五个扎实要求,围绕实现三大目标和两个更大,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奋力开启榆林新时代追赶超越的新征程。(李承林)
全国人大代表、榆林市代市长 给榆林一个机会 还世界一份惊
回答:
这三项任务相辅相成,能否做好这三项任务,决定着榆林未来的发展方向、前途和命运。
经过20年的发展,榆林的许多能源和化工行业已经跻身全国前列。今年,我们规划了七个重大能源和化工项目,每个项目投资超过150亿元,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通过这些项目的建设,榆林基本完成了能源化工基础化工原料的生产准备布局。我们打算三五年建成,通过产业链集群延伸到下游产业,延伸到高科技、高附加值的精细化工行业,让世界级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品牌熠熠生辉。
榆林有历史文化,文化产业有支撑区域中心城市的文化基础。榆林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俗称小北京。榆林的四合院堪比北京,但位置不如北京。老玉林城和玉林卫很壮观,欢迎你来参观。
榆林还被列入了很多国家战略规划,比如《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 《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等。榆林也是全国信息高速公路的十字路口。通过人才、产业、技术、科研机构、金融机构和部分世界500强企业的集聚,榆林具备了成为陕甘宁蒙交界地区最具影响力城市的基础。
榆林市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地方,生态环境保护对能源化工建设有着明确的要求。建厂、绿化、生态相辅相成。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几代榆林人的努力,榆林的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和改善。是陕西唯一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的城市。节能项目也是严格按照生态环境要求建设的。我们力争用三年时间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力争把森林覆盖率从33%提高到36%。通过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为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开辟一条畅通的道路,在陕甘宁陕交界处影响最大。三大任务也是榆林的发展方向和未来。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榆林市李春临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