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 9月10日电(记者雷凯)随着陕西省第十七届全运会会徽和吉祥物的发布,陕西省人民对玉林的关注度越来越高。9月9日,玉林市市长李春林、副市长杨东明、市体育局局长魏军就第十七届全运会筹备工作接受记者采访。李春林说,玉林将充分发挥全市优势,凝聚全民智慧,倾吐全市情怀,以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推进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陕西省第十七届全运会办成创造奇迹、弘扬文化、节俭民生、展示智慧的体育盛会。
本届省运会专门设立了运动员村,这是中国省运会历史上的首次。对此,李春林表示,陕西省第十七届全运会运动员村建成后,将成为全国首个按照运动员村标准建设的服务功能和设施齐全的省级体育村。省运村的建设主要基于两个考虑:首先,它满足了运行游戏的需要。届时将免费为运动员和随队官员提供安全、集中、舒适、便捷的临时住所,确保代表团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二是服务于打造最具影响力城市的战略目标。赛后,运动员村将作为人才公寓,为引进的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舒适稳定的住宿,对提升城市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榆林如何保证新建改建的体育场馆在省运会前竣工投入使用?李春林说,玉林市已经建设和升级了35个体育场馆,总投资超过70亿元。目前,承担省运会期间赛事指挥、媒体发布、医疗救助等职能的主会场体育中心(一场两馆)和会展中心已经建成;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馆已竣工;其他重点项目,如运动员村和水上运动中心,正在按计划稳步推进。同时,为保证建设进度,市筹委会成立了场馆建设运行保障部,由发展改革部门牵头,住房建设、财政、资源规划、公安等部门协调。通过现场办公和集中办公的方式,随时解决影响场馆建设进度的各种问题,确保场馆能够按期投入使用。
针对省运会,如何避免场馆闲置,避免浪费?杨东明说主要采取了三个措施,即“三结合”:结合日常体育活动。大部分比赛项目由各个学校的运动场馆承担,他们自己承担日常的体育活动;主会场体育中心(一场两馆),毗邻玉林体校新校区。省运会结束后,将承担体校1500多名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任务。结合城市功能的完善。在确定体育场馆的位置、面积和内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场馆的位置和市民赛后健身休闲的需求,做到不要太多,不要太远,价格适当,满足城市的日常需求。结合其他功能。在各种体育场馆建设之初,就进行了大量的初步调查,使体育场馆既能满足体育比赛的需要,又能满足市民健身、休闲和承办各种大型文体表演、音乐会等商业活动的需要。
第十四届全运会明年将在陕西举行,榆林将举办两项重要赛事。玉林市体育局局长魏军表示,要加强全运会和省运会筹备工作的统筹规划,在组织领导上实行全国十四届全运会竞赛委员会和省十七届全运会相关内部机构的平行运行和协同办公
据报道,榆林体育产业长期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近年来,先后建设和完善了一批体育设施,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国内大型体育赛事,选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在群众体育活动方面,以玉林国际马拉松、黄河自行车等优秀赛事和“一县一品”特色赛事为先导,每年举办4场国际、10场全国、240场市级以上团体赛,推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在体育产业发展中,引入社会资本发展体育产业和赛事策划、运营管理等新业态,以充分发挥“体育”和“体育”的乘数效应。在体育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强理论成果创新,积极开展《榆林体育史》 《榆林市国民体质健康指导白皮书》等一系列项目的合作,积极为省运会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榆林市李春临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