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电视批评经历了萌芽、起步、发展、自觉四个阶段,随着电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推动了电视理论的建设。
[关键词]电视批评;四个阶段;电视理论的建构
近几十年来,随着电视实践和电视理论的发展,中国电视批评经历了四个阶段,即萌芽阶段、初始阶段、发展阶段和自觉阶段。每个时期电视批评的进步都与这个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密切相关。同时,每一次进步都为下一个时期留下了经验教训,促进了中国电视理论的建设。
第一,电视批评的萌芽阶段
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中国电视批评处于起步阶段。1958年5月1日晚7点,电视屏幕上显示了一幅以中央电视台大楼为背景、以“北京电视台”为名的画面。新华社:“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家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已于5月1日开始试播。”今天晚上,先进制作人和农会导演进行了会谈,新闻纪录片《到农村去》,科教片《电视》,诗歌朗诵,舞蹈。节目第一次播出后,就没有再对节目发表评论,大家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中。同年9月2日正式播出后,每周播出4次,每次2 ~ 3小时。电视台每次坚持播前会和播后会,都会对播出的节目进行分析和点评。
当时党中央提出:“电视台要根据自身特点,担负起宣传、传播知识、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任务。尽可能反映国家和人民当前生活中的重大事件,报道社会主义的成就,宣传科学技术知识,介绍各种优秀的戏剧和艺术电影,为儿童和青少年准备一定数量的节目。”(1)这是当时电视台的工作原则,也是评价电视节目的指导思想。播出一年后,中央广播局编委会讨论北京电视台的工作,认为“一年来,电视台找到了一些电视宣传经验,但节目色彩少,内容单调,剪辑、导演、表演、摄影、播音、装饰粗糙,思想艺术水平低,错误频发”。1961年8月3日,北京电视台播出《笑的晚会》,全是相声。播出后收到了100多封信,信中对节目进行了评价并表示支持,希望以后可以做。1962年1月20日,举行了第二次《笑的晚会》,也受到了观众的欢迎。1962年国庆前夕,举行了第三次《笑的晚会》,引起了一些争议。晚会改变了以往国庆晚会的惯例,不落俗套,重在表演,减少说唱。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对热门事件的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