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峨的昆仑山是三江源。这是一片美丽的土地,也是一片艰难的土地。它是青海的现实写照,集高原地区、西部地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覆盖面广、发病率高、成本高、扶贫难度大。
2016年,“十三五”开始了扶贫的第一个战斗年。撤并6个贫困县,撤并404个贫困村,11.6万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底的13.2%降至10.3%。目标任务超额完成,第一次扶贫攻坚战取得成功。
2017年,扶贫进入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如何“挽起袖子努力”?我省再次明确时间表,下达——任务书,确保完成11个贫困县、500个贫困村、14万贫困人口脱贫的年度目标任务。
这个不发达的西部省份在哪里脱贫?
青海的信心来自于中央政府对扶贫开发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以及这几年扶贫开发的坚实基础和积累的经验。一年来,全省扶贫开发逐步取得显著成效。不仅成功完成了年内脱贫任务,而且逐步探索出一条符合青海实际的扶贫开发之路。
不寻求改变的人会成功,不寻求庇护的人会进入。虽然处处艰难,但在脱贫攻坚的冲刺路上,青海已经在奔腾的时间流中稳稳地前进到了——
本版所有图片均为数据图片
“2017年是扶贫攻坚的一年,也是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深入研究扶贫攻坚,解决全省普遍存在的问题、趋势和前瞻性战略问题,围绕薄弱环节,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完善和细化政策措施,提高扶贫质量。”省扶贫局局长马表示,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完善扶贫政策措施,紧紧围绕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打赢反贫困的硬仗,基础工作是重中之重。
在对象识别管理方面,我们将继续扎扎实实地开展“回望”,全面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准确核实贫困对象信息,吸纳该进而不进、返贫人员,撤回该退而不退、不贫人员,实现规范有序推进,有效提高识别质量和准确率。同时,要继续加快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系统功能,实现行业部门间信息互联共享和精准对接。
在农村帮扶方面,要进一步落实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一秘和驻村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既有工作又有希望,既有责任又有荣誉,充分发挥一秘和驻村团队作为准确扶贫的生力军和催化剂的作用。要严格执行“召回”制度,坚决召回不合格和不称职的人员。
在弥补行业不足方面,要及时逐村检查扶贫标准,查明真相,建立台账,管理名单,充分利用脱贫的历史机遇,有效改善贫困地区的民生状况,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在巩固扶贫成效方面,要深入挖掘扶贫实践中出现的良好做法和经验,总结提炼可以推广复制的典型案例,坚持在总结完善的同时,将典型经验转化为扶贫长效机制,加强推广
从每个人的生活状态到精神面貌,从每个家庭的未来规划到全村的蓝图,扶贫搬迁让这一切凤凰涅槃。
是“一方不能养另一方”的贫困村脱贫的有效途径。坚持“搬迁与扶贫同步,安居乐业并重”的原则。今年,全省将实施2.2万户、9.2万人的搬迁安置工程,使贫困人口走出“贫巢”,逐步富裕起来。
就业不仅是民生之本,也是根治贫困的良策。今年,我省将加大对贫困劳动力的针对性和实践性培训,为贫困农牧民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一站式”综合服务。年内计划开展短期技能培训1万人,培训1500人成为致富带头人;实施职业教育贫困生补助5000人,贫困大学生7000人。
金融扶贫给穷人带来及时雨。今年,我省将深入实施扶贫开发金融服务主办银行体系和精准扶贫金融服务三级联动机制,提高贫困户信贷覆盖率,扩大扶贫小额信贷规模,加大扶贫再融资力度,支持工业园区、龙头工业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大户和家庭农场等新型商业实体发展特色产业。
要因地制宜走“老路”,要创新变革穿“新鞋”。如今,“电子商务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等新型产业扶贫模式正在蓬勃发展。今年,我省将重点支持保险扶贫、电子商务扶贫、创业扶贫、旅游扶贫、互助基金扶贫等十大重点任务。许多行业将聚集在一起,为摆脱贫困提供强大的后盾。
今年,14万人脱贫。青海呢?
在同德县八沟乡甘地村的办公室里,有一份中国厨师考试表格。村党委书记龚告诉记者,村里很多村民都取得了五级证书。“之前没有做饭,切一块肉放在水里煮。现在每家每户炒几个菜都不是问题。”
学习烹饪、缝纫、挖掘机.每一项技能给农牧民带来的变化看似不明显,但正是在这些点点滴滴中,脱贫的内力慢慢积累和释放出来,提高了穷人的自我发展能力,为当地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大多数穷人都受到
教育程度低,普遍缺乏劳动技能,就算打工,主要也是搬砖头、扛麻袋、挖虫草等临工苦工,很难稳定就业。要实现可持续的脱贫,必须提升他们的自身发展能力和内生动力。”马丰胜介绍,今年我省继续加大产业扶贫专项投入力度,让“三位一体”扶贫产业格局继续发力。“户有产业项目、村有集体经济、县有产业园区。”去年以来,我省针对扶贫产业选择培育难、贫困群众持续增收难、贫困边缘人口多等实际困难,着眼实现持续稳定脱贫、有质量脱贫的目标,在扶贫产业扶持方面构建了“三位一体”工作格局。
户有到户项目。今年,计划安排14.4亿元,对有劳动能力的24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安排到户项目全覆盖,确保及早实施项目,尽早发挥项目效益;村有集体经济,今年对年内摘帽和计划摘帽的14个县所有村安排互助发展资金,力争到2018年全省所有行政村互助发展资金全覆盖。这样全省4166个行政村,安排互助金达20.8亿元,加上市县配套,总投资将超过30亿元,这部分资金将长期发挥效益,也有助于带动边缘户发展致富产业。
县有产业园区。2017年,计划安排13个县扶贫产业园建设项目,使贫困县产业园建设全覆盖。这样省级财政资金将达到5.9亿元,同时要求以扶贫资金为牵引,每个园区吸纳企业、银行及社会资金达到1亿元,每个产业园吸纳就业1000人以上。照此计算,全省产业园区各类资金将达到39亿元,吸纳就业近4万人。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青海脱贫攻坚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