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贵州,我总会想到茅台,醇香而贵,教育,落后而穷。时至今日,茅台依旧优雅高贵,贵州的教育在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正如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奉友所说,这片土地上的教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蓬勃发展。贵州省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以明确的认识为起点,将加快教育发展提升到改变贵州、挖穷根这一根本方针的高度。这种活力也显示了贵州人从未放下的“知识改变命运”的教育梦想。
五年来,国家投资3400亿元,给贵州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也实践了先扶贫、先扶贫、后贫不能穷的思想。教育扶贫成为贵州全社会意志的最大公分母。
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奉友接受了中国教育网的在线采访
中国教育在线主编陈志文(左)和贵州省教育厅厅长王奉友(右)
陈志文:在你看来,贵州的教育现状如何?
王奉友:历史上,贵州的教育从来没有得到过高度重视,发展迅速,承担了更多的责任、义务和使命。之所以能发展的这么快这么好,主要是省委省政府的重视。
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核心组成贵州省王凤友最新动态部分,教育在社会和人类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历届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纷纷坚持继续教育,充分说明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教育的重视。仅“十二五”期间,贵州整个教育经费投入就超过3400亿元。我们不仅改善了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大学的基本条件,还改变了教学硬件,更重要的是大大改善了软件,可以说是翻天覆地。
“十二五”以来,贵州教育实现了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全面加速,呈现出赶超的良好态势。一批又一批教育工作者走进贵州的每个角落,促进了贵州教育的快速发展。
陈志文:那么国家对贵州教育最大的支持是什么?
王奉友:国家对贵州教育最大的支持是政策和资金支持。教育部和贵州省政府签署了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战略合作协议。协议的签署和执行一切就绪。特别是学前教育对贫困乡镇幼儿园建设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国家给贵州最大的扶贫是教育精准扶贫,贵州贫困学生可以直接享受中央专项资金。
陈志文:社会各界在通过教育帮助穷人方面扮演什么角色?
王奉友:国家在贵州的精确扶贫是一个大战略,也是国家整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说到贵州的教育,全国人民一度认为贵州的现状是孩子不读书,不看书(因为没有学校),很穷,没有温饱。但是,最近五年,你会看到这个样子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走到贵州哪里(包括深山),都会看到所有的乡镇,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
在社会救助方面,我们支持社会资本和各界人士在贵州兴办教育。因为我们的公办教育还处于资金和人员不足的阶段,所以民办教育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填补。私立教育一旦开办,也会促进公立教育。近年来,贵州的民办教育发展很快,从幼儿园到大学。
社会企业和爱心人士都很支持贵州的教育。另外,目前国家实行救助政策,上海、广州、大连、青岛、深圳、宁波、苏州、杭州八个城市帮助贵州八个城市(州),大家都做得很好。这不仅仅是经济上的资助,在理念、思想、教育方式上也带来了很多好东西。比如上海帮助遵义市,不仅投资学校建设,还大力支持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
据统计,整个“十二五”期间,贵州省幼儿园数量从2010年的1万所增加到2015年的1万所,毛入学率从开学前三年的55%增加到80%,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免费教育,建设105所省级示范普通高中。高中学生人数分别从2010年的109万人增加到1万人,高中毛入学率从2010年的55%增加到86.1%
“双一流”对贵州教育起到了更加协调的作用,使这里的高校找到了发展的方向。同样,“双一流”也为贵州高校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机遇,即立足本地,办先进教育而不是落后教育,看区域性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陈志文:你认为新的高考改革怎么样?
王奉友:作为最近的一次经历,我对“成千上万的军队跨过了一座木桥”这个事实印象深刻。高考无非就是考这些课。只要能考个好成绩,以后就能上个好大学。但是我们还是忽略了很多东西,比如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兴趣、特长、品德等。我们如何探索它们?这可能是高考改革要考虑的问题。
2016年贵州高考报名人数37万,这37万人应该有37万利益。如何根据每个人的需求、特长、愿望去培养?如何拓展考试这方面,挖掘出他们的素质和特长?在高考改革中,除了传统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试卷,还要思考什么。
比如你不考音乐、舞蹈、美术专业,只是想成为自己的爱好,但是有些专业是需要这个爱好的。那么,如何挖掘这些东西呢?另一个例子是绘画艺术
,对于美术本身来讲,它可能就是一幅画,但是在工程设计人的眼中,他会看看这里面有哪些元素构件,这些东西是怎么组装起来的,组装起来成为产品美不美等。从以前的高校校长、党委书记到现在的厅长,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要想完全取消高考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在选拔人才的过程中总得需要一些手段,用一些工具去衡量,高考显然是不可取代的选拔方式。另外,参加高考也是人生值得记忆的历程和精神。在新的高考改革政策里对选拔人才方面解释得还是比较到位,如果你有能力考本科就考本科;上不了本科,完全可以参加专科考试,何苦非得要让他学习好呢,你走技能路线不是一样有很好的出路吗?再说,上大学也不是唯一的出路,还有那么多优质的高职学校。我们现在每年给高校集中的省份提供了很多学生,包括高职学校、专科学校,应该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生源大省。
直播实录丨中共贵州省委新闻发布会
贵州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卢永正
关于第一个问题:如何看待文化在贵州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一种更基本、更深刻、更持久的力量。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贵州省委、省政府把文化建设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在团结奋进、锐意创新、艰苦奋斗、迎头赶上的新时期,牢记党的委托,大力培育和弘扬贵州精神。 感恩与努力,在文化发展繁荣的各项事业中大步演绎“贵州缩影”,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贵州新路”。 树立“贵州扶贫模式”,为贵州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现实力量和精神支撑,推动贵州实现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千年变革”。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交叉点上,我们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向第二个世纪的目标迈进。在这个重要时刻,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坚定的信心、统一的意志、文化的引导和精神的支持,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凸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人与物的现代化,推动贵州各项事业继续大踏步前进。文化是重要内容;大力推进优质发展,实现贵州“1234”总体发展思路。文化是重要支点;文化是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更好地满足该省人民日益增长的改善生活的需求,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风险和挑战,进一步激发全省干部群众的激情,文化是力量的重要来源。
全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进行规划设计。明确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加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力度,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巩固主流舆论力量,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展望2035年,贵州文化将更加繁荣,社会文明程度将进一步提高,文化软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我们以信心、决心和毅力,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和创造的活力,建设贵州民族特色文化强省,凝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为贵州创造富民强省、生态优美新未来的宏伟力量。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贵州省王凤友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