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社会热点话题作文素材:弘扬国学要与现代文明接轨
前几天,四川成都街头出现了一个小孩,骑在背着书包的牛背上,而他穿着长衫的父亲在前面牵着牛。这一幕被网友拍到后,迅速在网上走红,“父亲沉迷国学,让儿子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起广泛讨论。“这是我们的日常内容。我一般去银行和菜市场骑。”父亲说他是在实践中国文化,不是炒作。
骑牛骑驴,只要不违法,就是一种自由。但是,把这种方式升华,等同于“修学国学”,就有些可笑了。鲁迅爱坐车,陈寅恪爱吃面包,但生活习惯并没有影响他们对国学的学习。杜甫的好朋友方毅在解决安史之乱的时候,模仿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典故。结果,敌人放火烧牛,吓得他们逃跑。唐军战败,人畜混杂,死伤无数。这个故事说明了:第一,不要一味的拘泥于古代;第二,牛是容易受惊的动物,为了保险起见,你要小心“开车”。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位父亲的所作所为在当今并不少见。一些所谓的国学培训机构和讲师特别爱在形式上煞费苦心。甚至不惜搬出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物件,如三叩九拜、尺板等。
原因大概是学习它的形式比探究它的内涵要低很多。比如人们问“为什么”,只需要说“古人如此”,省去了很多推理和论证。但是,如果汉学停留在这么浅层次的复古形式,无异于买椽子还珍珠,甚至让汉学站在现代文明的对立面,不问一切是好是坏,是对是错。古人皆善,即使骑驴;现代的都是“非本地人”,要保持距离。如果这样下去,国学就不会被这些人发扬光大,相反,它可能会走进一个狭隘、极端、边缘化的境地,走进一个狭隘的世界,赞叹自己,随着文明的发展割断血脉,把自己变成“化石”。
如今,中国研究正规化的趋势在社会上越来越普遍,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价值的困惑。其实汉学是一个非常丰富复杂的体系,几乎任何思想都可以在其中找到理论基础。关键是要有一个符合人性和现代文明的判断依据。让国学更好地嵌入生活,不是骑驴赶牛车回到祖先,而是通过国学让人们的精神世界更自由地拓展,引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变得更狭隘,对新生和外来事物更敌视。
哲学家程颢有这样一句诗:“万物自得,四季与人皆乐。”国学要把人引领到这样一个博大胸怀的境界。
扩展阅读:
2019高考作文复习资料大全
2019高考最新消息
2018长沙高中期中考试指南
2019高考轮复习指导题目
2019年自主招生申请指南
2019艺术测试应用指南
2019年试点应用指南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热门事件对接高考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