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文件3000字
两岸关系是中国大陆和台湾省在台湾海峡的关系的简称。以下是边肖主编的2016年两岸关系形势与政策文件3000字。希望你喜欢!
2017年两岸关系形势与政策论文3000字1 《两岸关系的探究》
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的热门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时事,了解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这是在新的起点上加快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历史问题,交流,台湾省新形势问题
一,两岸关系的历史视角
自1949年台湾省问题形成以来,大陆一直把解决台湾省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和实施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定,中国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背景下出版的。30年来,大陆为了推动台湾省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在毛泽东、周恩来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的大局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做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十六大以来,大陆对台湾工作做出了重大决策和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路和措施,赋予了台湾的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使大陆解决台湾省问题的重大政策合法化,表达了大陆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显示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愿和坚定决心。
二、两岸经济关系的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出版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的局面被打破,两岸同胞交流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了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双方达成“九二共识”,并在此基础上举行了第一次“汪辜会谈”。在xx年,国共两党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谈,达成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愿景”。xx年3月,台湾省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自xx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磋商,取得了重要成果。海峡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取得历史性进展。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呈现和平发展前景。今天,两岸同胞交往频繁,经济联系密切,文化交流活跃,交流广泛
2011年4月24日,mainland China著名学府清华大学与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共同庆祝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两所清华大学开始交流互动越来越密切,这是两岸大学交流互动的缩影或文化交流的一个方面。清华大学等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和开放大陆学生赴台湾省留学等文化合作,对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乃至增强国家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属于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保持和加强这个核心,最重要的是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共同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效提升两岸同胞共享的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为两岸关系发展提供文化动力和公众支持。
今天,两岸经济合作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交流形成新局面,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意识到通过文化交流增强两岸同胞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特殊重要性。两岸同胞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是中华文化的传人;再者,相信大陆和台湾省是他们共同的家园,一定要守护和建设好这个家园;那么我认为我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并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样我就能消除很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惑,进一步了解对方,信任和关心,进一步交流合作,互利共赢;它可以超越政治分歧,解决发展中的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的前进道路。
第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协调发展是保证
促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必须促进经济文化交流的协调发展。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的发展也应该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需要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条件来促进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达成共识,敏感高层政治问题暂时搁置,给两岸人民特别是两岸青年更好、更宽松、更自由的共同发展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理解,为最终政治解决两岸问题达成共识创造了更好的条件。
动词(verb的缩写)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除了搁置争议之外,还要引导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的方向发展
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1】细数两岸名校渊源台多名知名校友倾力两岸关系[N],,2016-04-24
【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6-03-16
【3】新闻资料:两岸经合会的来龙去脉[N],,2016-02-22
【4】《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2017关于两岸关系的形势政策论文3000字篇二《浅说台湾问题》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寻求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途径和方式,并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国策。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条件下,面对国际局势的风云变幻,党和国家的几代领导人都提出了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的新的建设性意见。这些对台政策有效地缓和了台海之间的紧张局势,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健康发展,为加速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为此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奋斗。改革开放以来,台湾问题更是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重大关切的问题之一,台海局势时时刻刻牵动着我国政府的敏感神经,可以说能不能解决好台湾问题不仅关系着国家的领土完整与国防安全,更关乎政府的公信力与政权的稳定。因此,本文就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不同时期所提出来的对台政策作一梳理,以帮助人们加深了解大陆对台的方针政策演变的历史背景和两岸关系的曲折历程,早日实现祖国统一大业。
关键词:两岸关系发展走向如何应对
前言
众所周知,台湾是中国第一大岛,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我国不可让步的原则性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内战遗留的问题,完全属于中国的内政。台湾问题迟迟没有解决的原因是复杂的,其中很主要的原因是来自外国势力的干涉、阻挠,特别是美国政府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是每个主权国家的神圣权利,也是国际法的基本原则。联合国宪章明确规定:联合国和它的成员国不得侵害任何会员国或国家之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不得干涉在本质上属于任何国家国内管辖的事件。联合国《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之国际法原则之宣言》指出:凡以局部或全部破坏国家统一及领土完整或政治独立为目的之企图,都是不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被侵略、被宰割、被凌辱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而英勇奋斗的历史。台湾问题的产生与发展,都与这段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种种原因,台湾迄今尚处于与大陆分离的状态。这种状态一天不结束,中华民族所蒙受的创伤就一天不能愈合,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斗争也一天不会结束。因此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完全统一,已然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五十年来,中国政府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奋斗。
1979年中美建交后,美国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承诺执行一个中国政策,但却又制定所谓《与台湾关系法》,干涉中国内政,继续向台湾大量出售先进的进攻型武器。强化美台军事交往与合作,鼓励台湾分裂势力在国际上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阻挠两岸和平统一。对此,我坚决反对任何外国势力干涉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决不允许任何外部势力阻挠、破坏中国和平统一进程。
近年来,台湾岛内“台独”活动日形嚣张,给两岸关系的发展和国家和平统一投下了阴影。中国政府严重关注这一事态的发展,对任何制造“台湾独立”的行径绝不会坐视不理。台湾海峡两岸目前的分离状态,是中华民族的不幸。所有中国人无不殷切盼望早日结束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为了实现两岸人民正常往来和国家统一,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措施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华人的理解和支持。xx年,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胡锦涛主席提出“四点建议”,明确指出:坚持“九二共识”,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础;为两岸同胞谋福祉,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根本归宿;深化互利双赢的交流合作,是实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础。008年年初,台湾政局发生了重要的积极变化,执政长达八年的民进党选举惨败下台,国民党重新执政。国民党深知两岸经贸关系对于台湾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两岸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迅速展现出和平发展的良好势头。一年多时间里,两岸两会不但立即恢复了协商,而且签订了九项协议,达成了一项共识,主要都是与两岸经贸议题密切相关的,标志着两岸经贸关系正迎来一个新的重要机遇。
我觉得要逐渐实现统一,两岸双方有必要巩固累积构建的互信基础,认真思考和务实解决两岸关系发展进程中遇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一、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地位
台湾位于中国大陆东南沿海的大陆架上,地处东经119°18′03〃至124°34′30〃,北纬20°45′25〃至25°56′30〃之间。面积万平方公里,包括台湾岛、澎湖列岛、绿岛等岛屿。台湾海峡呈东北向西南走向,北通东海,南接南海,长约200海里,宽约70至221海里,平均宽度约108海里,是海上交通要道,也是国际海上交通要道。中国东海和南海之间往返的船只从这里通过。从欧洲、非洲、南亚和大洋洲到中国东部沿海的船只也从这里通过。从大西洋、地中海、波斯湾和印度洋到日本海的船只一般也经过这里。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其地理位置优越且有良好的深水港湾,自古有“扼台湾之要,为东南门户”之称。台湾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台湾对大陆来说就是一艘永远不沉的航母,台湾对美国来说是它第一岛链的最前沿,台湾经济军事及政治位置都不容小觑。
二、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呈现强劲势头
两岸同胞是血脉相连的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家园。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2016年新年贺词,表示将继续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加强两岸交流合作,更好造福两岸胞。2016年3月22号,胡锦涛指出,两岸虽未统一但中国领土和主权没有分裂。并强调,在反对“台独”、认同“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我们应该沿着这条正确道路继续向前迈进,不断巩固成果、深化合作,努力再创新局,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真正做到中华民族不再内战,海峡两岸不再内耗,让两岸同胞、所有中华儿女拥有充满光明的愿景,这是我党应该奋斗的目标。
三、两岸各界大交流局面正在形成
1.大陆企业赴台投资正式启动,两岸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两岸直接双向“三通”全面实现。
.010年,两岸经济交流合作取得新的重大进展。两岸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了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机制,明确了两岸经济关系向正常化、制度化、自由化推进的方向,推动两岸经济关系进入互利双赢、合作发展的新阶段。年两岸文化交流,分隔两岸60余年的国画名作《富春山居图》在宝岛合璧首展,引起两岸民众乃至全世界华人的广泛共鸣,人同此画,画同此情,一副画作的合璧折射出两岸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追忆和不懈追求,更拉近了彼此心的距离。近年来两岸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两岸故宫的交流也愈发频繁
.012年3月4号,全国政协委员、新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便表示,未来两岸故宫交流合作的空间无限广阔。年新年伊始,两岸文化教育界合作编纂的《两岸常用词典》宣布完成,“中华语文知识库”网站也正式开通。
四、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
两岸交往制度化和机制化进程有序推进大陆方面通过海协会与台湾海基会举行了两次会谈,又签订了六项新协议,并达成陆资入岛共识。以大陆企业赴台投资和两岸正式开通空运定期航班为标志,两岸同胞期盼30年之久的全面直接双向“三通”终于实现,两岸经济关系正常化取得实质进展。
五、展望未来的两岸关系
在未来,我们要不断提高驾驭复杂局势的能力,不断强化政策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不断使两岸关系的改善发展惠及更多基层民众,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出现的各种问题,不断排除来自各方面的干扰和阻力。要继续按照先易后难、先经后政的思路有序推进各项议程,着眼未来,为今后破解政治难题积累共识、创造条件。要进一步把各项工作做实、做深、做细、做稳,扎扎实实地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新形势下,海峡两岸的中国人要加强交流,加深理解,消除敌意,增进互信,尽早建立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制度化框架,确保两岸关系平稳向前发展,以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大陆与台湾在英明的领导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坚信宝岛台湾迟早会回到母亲的怀抱!
结束语:
和平发展是全人类的共同期盼,但却永远是一个难以完全实现的梦想,不然,世界上就不会有战争。就两岸和平发展而言,大陆强调和平发展,国民党主张和平发展,陈水扁也曾呼吁两岸和平发展,为何两岸无法实现和平发展?关键是没有建立起两岸和平发展的基础。如今岛内政治与两岸关系形势的变化,出现了两岸和平发展的曙光,是因为两岸尤其是国共两党有了两岸和平发展的共同基础。一是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二是坚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九二共识”。三是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四是两岸相互信任的初步建立。五是主张两岸共同繁荣与发展。如今两岸和平发展出现了历史机会之窗,如何把握与建构,是一个两岸共同需要做出战略考虑的重大问题与需要共同努力的历史使命。过去多次出现改变两岸关系历史发展的机会,但在对时局把握与形势判断的失误,两岸错过了多次难得的历史机会,两岸应吸取教训,把握历史机遇,共创两岸和平发展的历史新篇章。
↓↓↓点击下一页还有更多精彩的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
2017两岸关系形势政策论文1000字篇一《论新时期两岸关系的发展形势》
【摘要】:众所周知台湾问题由来已久,其间经历了诸多的演变和发展,台湾问题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化、多样化、国际化,新时期如何处理海峡两岸关系关系重大,这对于中央政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考验,本文就台湾问题的历史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台湾最新动态形势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