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江四川在线记者陈松
3月5日,记者从南充市纪委监察委员会获悉,2015年以来,南充市英山办理扶贫线索225条,查处扶贫腐败作风问题216件,给予纪律和政府处分291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图为英山县纪检监察干部入户了解帮扶干部纪律作风
这样的文字记录,反映了英山县充分保障反贫困决战的决心和力量。
2015年,英山锁定了150个贫困村,认定了立过卡的贫困户。贫困发生率为10.5%。面对严峻的形势和任务,英山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始终把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民生工程,充分发挥监督保障实施和促进完善发展的作用,不断深化扶贫中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整改,努力确保扶贫攻坚战。
十大铁计划纪律的红线
要战胜贫困,纪律的红线必须明确。在脱贫初期,针对工作任务不明确、要求不严、纪律性差等问题,英山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基于职责定位,坚持把纪律放在首位,及时下发了《营山县脱贫攻坚领域十条铁规》,既明确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纪律,又对县领导提出了要求,划出了大副必须挂帅、干部必须下沉等纪律红线。
十大铁律好理解,好操作。它们的引入使基层干部明确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有效地促进了干部工作作风和务实工作措施的改进。说到十大铁律,灵九镇镇长张春仍然印象深刻。
纪律不能写在纸上。促进实施是关键。2017年,英山县纪委成立扶贫专项检查组,重点检查扶贫领域的腐败和工作作风,将扶贫领域的再监督再检查作为常态工作,开展了4轮再监督再检查,发现问题357个,线索32条。
40多名纪检骨干参加了尖刀班,协调解决了2000个问题
2018年,在长期工作中,暴露出项目推进滞后、干部精神松懈、工作推进不力等问题,导致脱贫攻坚形势严峻。英山县纪委40多名精英干部主动加入了脱贫攻坚尖刀班,每周至少在乡镇和贫困村呆4天。他们不仅到村到户,发现问题,督促整改,还为基层提出建议,帮助解决问题。
图为英山县纪委监察委员会深入基层开展扶贫监察工作
2018年7月6日,县住建局县纪委监察纪检监察组组长杨明,扶贫尖刀6班班长,发现普陵乡贫困户莫武贤新房修缮迁入后,该拆的老房子不愿意拆,乡党委政府也没做多少工作。
经过进一步了解,原本轻松搬迁的莫武,已经在新房住了快两年了。根据政策,老房子必须拆除和耕种。但老莫和家人表示,新房的厨房和卫生间还有待改善,通往住户的道路还没有修好,与业主之间还存在一些纠纷和分歧。重要的是老房子有猪,不能拆。
因此,熟悉政策法规的团队成员轮流做出回应和解释。阳明无法照顾他饥渴的耐心,无法与他的心沟通。合理性b
2020年,为巩固扶贫成效,英山县纪委监事会成立了“两保”复查检查组,查找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对比标准,上门销售,严肃问责。形成震撼人心的工作模式,围绕三个抓落实三包,对全县所有行政村特别是贫困村和贫困户进行全覆盖监督检查,发现扶贫领域新问题。同时,县纪委监察6个联动协作组和9个区协作组对整改情况进行了交叉检查,推动了800余个问题的整改和清理。
与其追究一次责任,不如动员一次。英山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坚决查处扶贫工作中存在的态度高、行动落实差、扶贫不力、不留痕迹、不注重形象工程、数字扶贫、吃拿卡、拔雁行等问题。2018年,清水镇红岩村的一份文件《姜敏》,因无中生有编造扶贫手册被党警告;2019年,曾铲乡三清村党支部书记廖祥福、村主任肖、村书记方因涉嫌虚构事实骗取扶贫资金被私分,开除党籍,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015年以来,英山办理扶贫领域线索225条,查处扶贫领域腐败作风问题216件,给予纪律处分291件,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要严格,要有爱心。英山县纪委监察委员会坚持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纪律处分后将纪律教育延伸到党和政府,定期对被处分的党员干部进行回访教育。通过容错、纠错和澄清,充分调动了全县党员干部反贫困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纪律严明,作风务实,一定有优异的成绩。2020年,全县150个贫困村全部撤村,所有家喻户晓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他们与全国、全省、全市同步实现小康生活,连续两年在全省年度实效考核中取得好成绩。2019年被评为四川省扶贫先进县,2020年被评为四川省扶贫先进集体。
全面小康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英山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察委员会代主任一草表示,下一步,县纪检监察机关将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领导保证作用,全面履行监察和纪检监察、调查处理职责。为了继续巩固扶贫成果,深化农村生产,
业革命和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图片由营山县纪委提供)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四川营山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