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才在讲话中阐述了制定国家标准《牡丹籽油》,特别是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意义。油牡丹是中国特有的树种,我们中国人应该主动研究,发展到极致。第一,品种多,油牡丹是宝,开发了240多个产品;二是产量高,平均亩产五六百公斤;第三,质量好。牡丹籽油是药食同源的保健品。孕妇和婴儿吃得更好。可以说,孩子吃得聪明,老人吃得健康,中年人吃得强壮;第四,可以缓解中国油脂对外国的依赖。总之,油用牡丹的发展要上升到战略高度,要通过各方加大宣传和努力,得到全社会的认可。
李在讲话中指出,油牡丹产业要高质量发展。一是要把大众消费定位在高端,纳入食用油安全战略;第二,必须推动创新,开发新的高端食用油产品;第三,市场要带动效率牵引,整个产业链要提高质量和效率;第四,要多元化发展,增收增效,促进优质发展;五是加快国家标准系统化,引领牡丹产业发展。
王瑞元在讲话中强调,标准要引领油牡丹产业健康发展。一是要管理好现有种植面积,充分发挥其增产油的作用;第二,要想办法调动油牡丹种植者的积极性;三是加快牡丹籽油专用加工设备的开发,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第四,要千方百计让牡丹籽油进入千家万户;五是尽快研究出台油牡丹种子收购价格保护政策。同时要制定《牡丹籽油》的国家标准。
“2013年9月7日,国家食品标准委员会油脂技术委员会召开《牡丹籽油》行业标准研讨会,菏泽30多位行业专家出席,完成并发布了《牡丹籽油》行业标准,推动了油牡丹产业的发展。”何东平在接受《粮油市场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去年开始,经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将近期制定发布的《牡丹籽油》行业标准升级为国家标准,以引领油牡丹产业健康发展。国家标准《牡丹籽油》年底前完成,明年上半年由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菏泽市委常委、政府常务副市长王乐妍在讲话中表示,菏泽牡丹产业化走在全国前列,牡丹种植面积48.6万亩,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品种最多、产业链最长的牡丹产业核心区,享有“中国牡丹之都”的美誉。2011年3月,我市申报的牡丹籽油被卫生部批准为新资源食品,促进了油牡丹产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共有牡丹加工企业14家,年加工牡丹籽油2.5万吨,拥有专利144项,开发牡丹籽油、牡丹化妆品、牡丹日化、牡丹功能食品240余种。今年,我市制定了《菏泽市牡丹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开启了牡丹产业发展的新征程。
本次研讨会由国家粮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脂分技术委员会和菏泽市人民政府主办,菏泽牡丹产业发展中心承办。与会专家和相关企业代表讨论了《牡丹籽油》国家标准初稿;与会人员还参观了康普牡丹生物科技、山东天宝牡丹生物科技、菏泽龙池牡丹产业、菏泽尧舜牡丹生物科技等企业。(原文发表于2020年8月25日,粮油市场向中国粮油行业报道)
来源:粮油市场新闻
普通关税
刘新欢坐标,刘超编辑,沈聪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国油用牡丹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