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是一种多年生矮灌木,寿命长达数百年。它在中国有近2000年的种植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历史地位。牡丹的传统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和药用两个方面。观赏旅游主要集中在洛阳,年产值超过10亿元。药用牡丹是用牡丹的根皮(中药,牡丹皮)。安徽亳州、山西运城、湖南邵阳牡丹皮年产量6000多吨。菏泽,古称曹州,自明代以来一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牡丹种植、新品种选育和种苗供应基地。
2004年,中国林科院确定药用牡丹——冯丹牡丹籽含有大量油脂,其不饱和脂肪酸高达90%,是一种优质的木本油脂。
2010年,菏泽瑞普建立了中国第一条牡丹籽油生产线。
2011年,中国卫生部正式批准牡丹籽油为“新资源食品”。
2012年,全国首个种植油牡丹示范基地落户菏泽。
2012年,中国正式将油牡丹列为“全国著名经济林示范工程”。
201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对牡丹油化项目作出重要指示。
201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将油牡丹列为我国三大木本油料作物之一,并鼓励其大力发展。
油牡丹具有种子产量大、含油量高、种苗资源丰富、适种范围广的特点,可快速产业化,在林下、荒山上种植。五年来,在肥沃的产油土地上栽培的牡丹亩产300-400公斤,在森林和荒山荒坡下亩产100-200公斤。北京中科牡丹生物科学研究所通过对油牡丹副产物的综合开发,实现了油牡丹全株的利用,逐步完善了油牡丹各种产业链的发展,形成了生态农业循环经济。
目前,油牡丹主要有两个品种:冯丹和紫斑。冯丹也是传统药用牡丹品种,属中原品种群,适种范围广,种苗资源丰富,便于大面积推广种植。紫斑属于西北品种群,但种苗资源少,短期内无法大面积推广。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中国油用牡丹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