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令人担忧
有九个高原湖泊和九颗高原珍珠。但是,当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督查组(以下简称督查组)回头看云南省的督查组时,发现九大高原湖泊的生态环境令人堪忧。
检查组组长朱今天(10月22日)对云南省说,云南省湖泊保护和管理“十三五”规划进展缓慢;另一方面,环湖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强度仍然相对较强。朱说,目前云南省对九大高原湖泊保护的一些规定不够严格,甚至为非法开发建设打开了方便之门。
朱透露,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时,《回顾》共收到群众举报202起。经调查,大部分未能调查整改到位。同时,云南省面纠正和假纠正问题明显。
湖泊周围九个高原湖泊的过度开发
由于云南省一些地方和部门政治地位低下,高原湖泊一些重点环境治理工程进展滞后。据朱介绍,截至2018年5月,洱海、滇池、杞麓湖高原湖泊治理“十二五”规划完成率未达到90%的要求,滇池流域完成率仅为77%。
同时,湖泊保护和管理“十三五”规划进展滞后。九大高原湖泊“十三五”总体完成率只有20%。其中,阳宗海“十三五”六大重点工程进展严重滞后。环湖截污工程应于2017年底前完成,目前尚未完工,其服务范围内每天有6000多吨污水直接排入环境。澄海“十三五”规划中所列的一些项目有“缩水”现象。澄海镇污水收集处理升级工程规划日处理量增加5000吨,实际规划日处理量仅为500吨。2016年和2017年,除泸沽湖和抚仙湖外,其他7个高原湖泊水质均不符合水环境功能区要求。
朱透露,截至2018年5月底,2017年抚仙湖流域建成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有近50%无法正常运行;洱海流域已建成的村庄污水处理设施约有80%不能稳定达标排放。
此外,大理市委、州政府、国土、林业等部门在推进“洱海流域乱砍滥伐造成生态破坏”的整治方面也比较松懈和不真实。洱海流域57个非煤矿山中,非法开采9个,关停不完全取缔27个,未进行生态恢复或恢复不到位的19个。
回顾过去,检查员还发现,云南九大高原湖泊周围的过度开发和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仍然严重。与此同时,环湖旅游房地产的开发强度仍然相对较强。大理市政府擅自允许在保护区“拆旧楼建新楼”,导致核心区大量违法建筑,对洱海水质造成明显不利影响。
存在表面矫正的假矫正问题
朱表示,云南省的整改包括敷衍整改、表面整改、虚假整改,同时整改责任不落实。
截至2018年5月,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仍有37个环境问题未得到整改。省农业厅支支吾吾敷衍整改工作。“文山永安环保有限公司长期违规生产,经营记录造假,严重污染环境。丽江古城湖滨国际高尔夫球场非法入侵拉市海高原湿地自然保护区,但当地政府多次谎称没有入侵
朱说,表面整改和虚假整改的问题也得到“回头看”检查组的核实。其中中小型水电站清理完毕,云南发改委直到“回望”检查组进驻才突然安排部署。曲靖市政府干脆把云南罗平锌电有限公司重金属污染整治任务安排到了县政府,充当了“甩手掌柜”。罗平县政府对企业危险废物监管基础不清,监管不力。截至2018年6月,2016年检查人员指出的近10万吨铅渣危险废物尚未处置,而另一个场地堆放了约10万吨含有铅、锌、镉等有毒有害物质的钙渣,问题更加严重。
检查组指出,云南盆地农业面源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大理、玉溪等市(州)没有按照云南省生态农业发展“十三五”规划要求严格调整种植结构。洱海、抚仙湖、星云湖、杞麓湖的大蒜、蔬菜、花卉种植面积居高不下,面源污染问题突出。2017年,渤海流域监测的12条农业排水沟出水总氮平均浓度超标4倍,其中团结沟总氮浓度达到11 mg/L,超标21倍;在入湖的12条主要河流中,有6条不达标,严重影响了洱海的水质。
高尔夫球场逆风运作
今天(10月22日),检查组还公开报道了两个典型案例。其中之一就是云南丽江高尔夫球场非法侵占自然保护区。
巡视组表示,根据丽江市公布的整改方案,禁止在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开展旅游活动。2018年3月,丽江表示,已查处8起涉及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违法违规开发行为,并拆除相关设施。
但“回望”检查组发现,由于丽江市及其国土林业部门的疏忽,高尔夫球场未得到妥善清理,导致丽江古城湖滨国际高尔夫球场长期占用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
巡视员小组发现丽江古城湖滨国际高尔夫球场的一些球道和
绿化设施侵占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且至今仍在正常运营;丽江玉龙生态旅游开发公司侵占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文笔海保护区36公顷;租赁136亩水库土地用于建设球道、道路、绿化地等。早在2011年,发改委等11部委下发的《关于开展全国高尔夫球场综合清理整治工作的通知》明确,在自然保护区或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建设的球场属于重点督办的严重违法违规项目。对此,丽江市政府也成立了相应领导小组,并两次向上级报告称,丽江古城湖畔国际高尔夫球场未占用自然保护区,“2016年、2017年的‘清高’报告也未报告涉及保护区内容,明显弄虚作假,致使该高尔夫球场蒙混过关,取得国家有关部委的认可。”督察组说。
督察组通报的另一起典型案件是洱海流域无序开发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问题。
督察组说,洱海是云南省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大理州对洱海周边旅游无序开发管控不到位,非煤矿山生态破坏问题整改不力,洱海环湖生态遭到破坏,洱海水质呈下降趋势。部分湖泊“边治理、边破坏”“居民退、房产进”,群众反映强烈。
其中,大理州等地部分自然保护区及重点流域存在违法开发建设问题,洱海流域旅游发展处于无序状态。
督察组指出,2013年至2016年,洱海流域餐饮客栈出现“井喷”,截至2017年4月,洱海流域核心区内共排查在建违章建筑1084户、餐饮客栈2498户,其中1947户证照不齐。违章建筑和违规餐饮客栈,侵占大量洱海湖滨带,损害洱海生态环境。(记者 郄建荣)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原云南**高原最新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