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从“互联网”战略到“大众创业创新”运动,可以说是全国都在发展互联网。到目前为止,在消费领域,我们确实看到互联网让我们“打车更方便,买东西更方便,不用出去吃耶戈喝”……等等。然而,在生产领域,春风并不经过玉门关。到目前为止,似乎还没有“工厂通过神奇的互联网缩短了设备停机时间,提高了现场管理水平,减少了不良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消息。好像互联网对制造业没有影响。相反,以全国之力发展互联网的负面效应是,只有3年历史的滴滴打车估值超过了30年历史的美的、海尔市值,工作3年的APP开发工程师工资高于工作30年的生产总监,让制造业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觉得风光不再,信心崩塌,纷纷逃离实体经济。这不是悲剧吗?
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希望不在于估值数百亿美元的消费互联网企业“滴滴打车、美团、携程”,而在于海尔、华为等制造实体竞争力(生产、质量、成本)的提升。作为国家战略的“互联网”,需要耗费巨大的财力和人力。只有帮助实体提高管理水平(生产、质量、安全、成本等。)能否符合总理的战略意图
这几年在一家自动化程度很高的日资企业工作过。工作之余,我在制造现场花了两年时间琢磨两件事:(1)中国的制造管理水平能否通过创新超越日本企业?(2)移动互联网如何应用于工厂,帮助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经过两年的思考,我们得出一个观点:移动互联网可以帮助中国制造业大大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率,甚至实现消费互联网一样的企业管理水平,在某个角落超越日本、欧美。
(1)赶超中国企业管理水平曲线的一个可能机会是“互联网”
制造业”
中国制造业要超过美、日、德。可能的途径有三种:(1)企业管理:在工厂实施精益生产管理和ERP管理信息系统,努力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2)产业4.0:依托“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产业4.0,实现产业升级转型。(3)“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和“大众创业”
(1)第一种企业管理方式,近十年来企业家对这一块非常重视,但现在没有太大的潜力可以挖掘。企业管理主要是精益生产和企业管理信息化。精益生产赢不了日本,企业管理信息化赢不了美国。企业管理现在日本最强,美国次之。所以,企业管理还是很重要的,但是希望中国把未来做得比美国和日本更好的并不是走上企业管理的道路
第二条路,工业4.0,德国,美国,日本,中国都在往前冲,但是玩工业4.0需要资金和基础。起点必须是工业3.0。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在这个起跑线上,大部分离起跑线还有很多年。所以,工业4.0的德国走在了前列。中国很幸运,在过去的10年里没有远离德国和美国。超越它的机会不多
3第三种方式,“互联网制造”,相对“短而快”。中国没有巨大的历史包袱。经过近年来消费互联网的发展,各种基础设施和环境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相比之下,德国互联网市场太小,日本创业意识保守。中国的互联网已经走上了一条非常好的跑道。虽然看起来美国已经跑在了互联网的第一位,但是由于中国的先天优势和政府的
(二)乙
互联网真的可以帮助工厂大大提高企业的人、机、物管理水平
所以,互联网是神奇而强大的。能否帮助中国企业“缩短设备停机时间,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减少不良质量,消除安全灾难,降低生产成本”?工厂管理的基本对象无非是“人、机、物”。互联网在机器管理中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工业4.0和工业互联网涉及很多机器管理)。我将从材料管理和人力管理的角度举两个例子来说明中国企业管理如何通过“互联网”实现弯道超车
(1)首先从物资管理的角度,给出一个具体的例子“企业如何降低维修备件库存?”据统计,工厂维修成本每年超过一万亿元,其中维修备件成本约占60%,因此维修备件库存是许多企业的一大资金占用。由于企业维修备件利用率低,许多工厂有大量未使用的备件,备件管理是工厂头疼的问题。从“日本精益生产”、“工业4.0”、“互联网制造”三个思路可以看出哪个方案更好。
精益生产思维:按照日本人的思维,备件库存减少属于精益生产的范畴,所以要做好全员生产性维护管理,做好设备的日常和定期检查,提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更换备件。各种全员生产性维护活动和备件账户的精细化管理非常重要,这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力和良好的员工素质(准确的记录和仔细的检查)。因为这种方法靠人,作用有限,如果这种方法实施成功,最多可以减少工厂备件库存10-15%
行业4.0的思维:对于日本依赖人的全员生产性维护管理思维,美国人或德国人可能更愿意采用依赖机器的思维。所以在机器上安装很多传感器来跟踪备件的使用寿命,购买昂贵的IBM智能维护系统,利用很多所谓的大数据来预测备件的更换时间,来控制备件的库存。因为备件寿命和设备故障本身的预测不准确,效果不理想,用很多钱只能减少工厂备件库存15-20%
3“互联网制造”思维:互联网解决备件库存问题,日本、德国、美国没有好的经验
,幸好,中国正在进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人在用互联网思维琢磨这件事。互联网初创公司“拼库”想出一个解决方案:“搞TPM,我们的工人和维修人员素质不够;搞智能维护,我们工厂没有钱。OK,我们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搞备件管理,可以用连接的方法连解决备件库存问题。可以用互联网将工厂的备件仓库连接起来”,用Uber共享经济的思路使工厂共享备件库存,任何一家企业出现设备故障,如果没有备件在库,我们可以通过“拼库”系统像滴滴打车那样很方便的把周围工厂相同的备件通过物流2个小时配送到。由于交货期大幅缩短,这样工厂就不需要备很多备件库存了。这种方法,企业没有太多的投入(“拼库”软件是免费的),对于人员的管理素质也没有太高的要求,用“拼库”的思路,可以使工厂备件库存降低30-40%,效果是日本和欧美企业的2倍。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企业管理方面的热门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