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苹果进入中国
2016年2月18日凌晨5点,在国内正式上线,包括五大行、浦发银行、招商银行等10家股份制银行、北京银行、上海银行等4家城市商业银行,成为首家与苹果合作的银行。结果第一天就平了3000万张牌,完美开局。三星紧随其后。
然而,在最初的兴奋之后,我们并没有看到对中国支付市场的巨大影响。毕竟只有苹果设备可用,限制了消费量,商家积极性不高。要冲击支付宝任中,任重道远。
3.随着P2P的兴起,政府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
2015年500亿元电租案震惊全国,2016年P2P的运行浪潮愈演愈烈。据统计,在有记录的2600家P2P平台中,有705家已经跑路,1407家存在提现和停业问题。大量庞氏骗局以P2P模式转移到互联网上,造就了一批骗子致富,让更多的人丢了钱。
这种混乱让政府加强了监管,人民日本也很少以权威意见的形式表达态度,随后一组三人会议开始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风暴。理财、P2P、众筹、保险、信托、消费信贷都成为了整治的重点对象。互联网金融监管的缺失一度让基层崛起,大量传统骗局披上互联网金融的外衣,逃避监管,绕过牌照,造成大量损失。现在监管到位,互联网金融将迎来一个新时代。
4.小米控股符节瑞通,支付牌照已经成为竞争的焦点
2016年2月,发现第三方支付企业符节瑞通有限公司法人由吴军变更为小米CEO雷军,变更时间为2016年1月27日。小米科技有限公司持股65%。小米通过收购曲线获得了第三方支付许可。
但独立美团因为没有第三方支付牌照而开始营业,成为被举报的对象。随着支付许可证审批的收紧,发放支付许可证成为热点,成为新的竞争焦点。
5.国有股回归a股受阻,互联网金融公司回归主业
互联网金融发展初期,很多企业并不注重效率,而是先做出规模,在环境宽松的美国寻求IPO,然后回到a股,重复暴风城的股价神话。为此,一些企业不惜亏损经营,通过投资来弥补业务。
最近,中国开始限制海外上市公司的回归。先是取消了传说中的战略新兴版,然后控制借壳上市。在传统的IPO排队渠道中,一些利润差的企业受到了劝阻。用资本市场弥补运营亏损的途径缩小了,互联网金融开始回归主营业务。
6.蚂蚁金服完成新一轮破纪录融资,互联网金融前景广阔
2016年5月,蚂蚁金服宣布完成B系列融资,融资金额45亿美元,是全球互联网行业迄今最大的单笔民间融资。业内普遍预计其整体估值已达到600亿美元。
中投海外和建行信托(中国建设银行的子公司)牵头的投资集团;中国人寿、中国邮政集团(邮政储蓄银行的母公司)、中国发展金融和春华资本等多家保险公司也进行了投资。蚂蚁金服的利润远低于传统银行,但由于互联网行业的高估值,其估值已经超过了很多银行,可见外界对互联网金融业的看好。
7.传统金融行业高管去互联网公司,爆发
2016年5月,中国光大银行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旭阳即将加盟百度金融。这不是个例。原建行电子银行部总经理黄浩出任蚂蚁金服副总裁;工业银行前行长李仁杰成为联席主席
不完全统计显示,在过去的半年里,已经有30名银行高管跳槽到互联网金融行业。传统金融行业的人才正在迅速流向互联网金融。
8.ip man 3票房欺诈引发互联网
众筹信任危机
2016年3月,《叶问3》票房造假的消息来自电影界。有趣的时候,《叶问3》其实是个理财产品。投资方快路集团从一开始就出于票房预期发行了一批相关基金,通过苏宁金融众筹平台进行众筹。
围绕《叶问3》的金融产品进行了各种衍生交易,将P2P、众筹、股市和基金联系在一起。但票房造假造成连锁效应,快路集团随即陷入赎回危机。这一事件导致备受争议的互联网众筹陷入了当前的危机。
9.互联网金融进入楼市。
众筹首付引发一线城市房价暴涨
2016年上半年,中国一线城市房价又一次暴涨,沪、深房价直冲云霄。房价上涨的背后,互联网金融成了驱动力。P2P贷款以首付的形式进入房地产市场,提高了杠杆率,促进了房爱的崛起。深圳有众筹首付,也提高了杠杆率。一线城市房价飙升引起广泛关注,随后政府停止首付贷款和众筹首付。
10.崛起,数据成为新财富
2016年,成为太平洋两岸的“新宠”。沃顿商学院给该公司下了一个临时定义:一个利用技术提高金融系统效率的行业。互联网企业手中的大数据和智能技术对提高金融业效率的作用,已经不容忽视。
百度、阿里和JD.COM等公司手中的大数据是传统银行梦寐以求的信贷数据财富。百度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能金融也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未来,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技术不仅会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还会改变传统的金融业。
欢迎分享这篇文章,请注明转学!
相关阅读
版权声明:内容来源于互联网和用户投稿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近期最热门的金融事件